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8-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页 |
(四)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3-14页 |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概述 | 第14-21页 |
(一) 就业及就业意向的涵义 | 第14-15页 |
(二) 我国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历史发展 | 第15-18页 |
1、建国初期至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统包统分阶段 | 第15-16页 |
2、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阶段 | 第16-17页 |
3、20 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至今:自主择业阶段 | 第17-18页 |
(三)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特点 | 第18-20页 |
1、就业意向的多样化 | 第18-19页 |
2、就业价值观的多元化 | 第19页 |
3、就业意向的个性化 | 第19-20页 |
4、就业意向趋于稳定 | 第20页 |
(四) 大学生就业意向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 第21-42页 |
(一) 样本的基本情况调查 | 第21-23页 |
(二) 样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情况调查 | 第23-25页 |
(三) 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 | 第25-42页 |
1、大学生对自身就业前景的态度的调查 | 第25-27页 |
2、毕业后去向选择的调查 | 第27-28页 |
3、就业地域选择的调查 | 第28-30页 |
4、就业单位类型的调查 | 第30-32页 |
5、收入预期底线的调查 | 第32-34页 |
6、大学生就业意向的价值判断 | 第34-36页 |
7、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调查 | 第36-38页 |
8、获取就业信息的内容和渠道 | 第38-41页 |
9、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调查 | 第41-42页 |
三、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42-48页 |
(一) 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形成的社会客观原因 | 第42-46页 |
1、社会价值取向 | 第42-43页 |
2、新疆区情 | 第43-44页 |
3、新疆高等学校因素 | 第44-46页 |
(二) 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形成的自身主观原因 | 第46-48页 |
1、自身综合素质有所欠缺 | 第46-47页 |
2、毕业生的择业观念相对滞后 | 第47页 |
3、毕业生诚信意识有待加强 | 第47-48页 |
四、转变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的途径和对策 | 第48-55页 |
(一) 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注重优惠政策的落实 | 第48-49页 |
1、健全、落实各项大学生就业政策 | 第48页 |
2、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到基层发展 | 第48-49页 |
(二) 完善新疆高校培育就业意向的职能 | 第49-51页 |
1、加强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 第49页 |
2、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第49-50页 |
3、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 第50-51页 |
(三) 新疆高校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意向 | 第51-55页 |
1、引导大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 第51-52页 |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培养就业能力 | 第52页 |
3、学会评价自我,合理定位 | 第52-53页 |
4、树立自主创业的就业意向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