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社会发展代价关涉的一般理论 | 第10-29页 |
第一节 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0-1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 第10-12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 第12-13页 |
三 当代国外发展代价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四 当代中国发展代价问题的探索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社会发展代价及类型 | 第17-25页 |
一 社会发展代价 | 第17-22页 |
二 社会发展代价的类型 | 第22-25页 |
第三节 代价与社会发展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当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代价 | 第29-49页 |
第一节 我国社会发展的代价现状 | 第29-38页 |
一 作为“后发”国家的一般代价 | 第29-31页 |
二 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特征 | 第31-32页 |
三 我国社会发展代价的若干热点问题 | 第32-38页 |
第二节 我国社会发展代价产生的原因 | 第38-49页 |
一 认识论上的原因:认识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 第38-40页 |
二 价值论上的原因: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 | 第40-43页 |
三 实践活动的原因:全球化的影响与我国全方位的体制改革 | 第43-49页 |
第三章 我国社会发展代价的路径选择 | 第49-62页 |
第一节 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代价观 | 第49-53页 |
一 思想前提:科学的代价意识 | 第49-52页 |
二 价值指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52-53页 |
第二节 落实行动,积极应对代价 | 第53-59页 |
一 适时调控代价 | 第53-55页 |
二 合理的代价支付与补偿 | 第55-58页 |
三 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必由之路:走低代价的和谐发展道路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注释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