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在江苏省的分布及基因组的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CGMMV的理化特性 | 第11-12页 |
·CGMMV的寄主 | 第12页 |
·CGMMV侵染症状 | 第12-13页 |
·CGMMV的传播方式 | 第13-15页 |
·种子传播 | 第13页 |
·土壤传播 | 第13-14页 |
·花粉传播 | 第14页 |
·水传播 | 第14页 |
·接触传播 | 第14页 |
·昆虫传播 | 第14-15页 |
·菟丝子传播 | 第15页 |
·CGMMV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第15-16页 |
·CGMMV的检测技术 | 第16-18页 |
·生物学鉴定 | 第16页 |
·电镜观察 | 第16页 |
·血清学检测 | 第16-17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7页 |
·其他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国内外CGMMV病的发生情况 | 第18-21页 |
·国际CGMMV病的发生情况 | 第18-19页 |
·我国CGMMV病的发生情况 | 第19-21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江苏省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鉴定 | 第23-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材料 | 第23页 |
·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23页 |
·引物设计 | 第23页 |
·总RNA提取 | 第23-24页 |
·反转录合成cDNA的第一条链 | 第24-25页 |
·PCR扩增 | 第25页 |
·序列分析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病害症状 | 第26-28页 |
·病害样品的电镜观察 | 第28页 |
·病害样品中CP基因的RT-PCR扩增 | 第28页 |
·病害样品中CP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28-30页 |
·基于CP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30页 |
3 讨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在江苏省的分布 | 第33-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采样方法 | 第33页 |
·采样地点 | 第33页 |
·样品分布 | 第33-34页 |
·夹心ELISA的检测方法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夹心ELISA法的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CGMMV在江苏省的分布 | 第36-37页 |
·CGMMV在葫芦科作物中的分布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41页 |
第四章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基因组的分析 | 第41-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材料 | 第41页 |
·引物设计 | 第41-42页 |
·总RNA提取 | 第42页 |
·反转录合成cDNA的第一条链 | 第42页 |
·PCR扩增基因组片段 | 第42-43页 |
·基因组片段的克隆与测序 | 第43页 |
·CGMMV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CGMMV基因组扩增与检测 | 第44页 |
·CGMMV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CGMMV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46-48页 |
·CGMMV起源与进化分析 | 第48-50页 |
3 讨论 | 第50-53页 |
全文总结 | 第53-55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附录一 实验相关试剂 | 第65-66页 |
附录二 实验相关仪器 | 第66-67页 |
附录三 试剂配方 | 第67-70页 |
附录四 基本实验操作 | 第70-72页 |
附录五 相关序列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