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草食动物厌氧真菌与共存甲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中英文对照表第14-15页
引言第15-16页
文献综述第16-34页
 1 厌氧真菌第16-19页
   ·厌氧真菌的发现与分类第16-17页
   ·厌氧真菌多样性第17页
   ·厌氧真菌的代谢第17-19页
   ·厌氧真菌分子学研究手段第19页
 2 瘤胃甲烷菌第19-22页
   ·甲烷菌的简介与分类第20页
   ·甲烷菌的分布第20-22页
   ·SGMT簇与RO簇甲烷短杆菌第22页
 3 厌氧真菌与甲烷菌的相互关系第22-24页
   ·厌氧真菌与甲烷菌体外共培养特性的研究第22-23页
   ·厌氧真菌与甲烷菌的共培养体系的建立第23页
   ·厌氧真菌与甲烷菌的自然共生关系的研究第23-24页
   ·共培养物中甲烷菌的鉴定方法第24页
 4 代谢组学第24-27页
   ·代谢组学在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第25页
   ·微生物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第25-27页
   ·小结第27页
 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4页
第一章 瘤胃降解粗纤维产甲烷的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的分离鉴定第34-52页
 摘要第34-3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5-39页
   ·材料第35-37页
   ·方法第37-38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8-39页
 2 结果第39-45页
   ·共培养中厌氧真菌的鉴定第39-41页
   ·共培养物中甲烷菌的鉴定第41-45页
   ·共培养中厌氧真菌与甲烷菌相互关系第45页
 3 讨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ABSTRACT第50-52页
第二章 GC-MS比较研究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及厌氧真菌纯培养物代谢差异第52-62页
 摘要第52-5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3-55页
   ·培养基成分及其配制第53页
   ·菌种来源第53页
   ·微生物培养第53页
   ·代谢组学样品收集第53-54页
   ·GC-MS样品配制第54页
   ·GC/MS分析与数据采集第54页
   ·化合物鉴定与数据处理第54页
   ·数据处理第54-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58页
 3 讨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ABSTRACT第61-62页
第三章 厌氧真菌代谢产物中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第62-74页
 摘要第62-6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3-65页
   ·材料第63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第63-64页
   ·发酵液中乙醇浓度测定第64页
   ·数据处理第64页
   ·仪器与试剂第64-6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5-69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65页
   ·流动相的选择第65页
   ·色谱柱的选择第65页
   ·保留时间第65-67页
   ·标准曲线及检测限第67-68页
   ·精密度和回收率测定第68页
   ·厌氧真菌纯培养与甲烷菌共培养中上清液及细胞内容物中的代谢产物定量分析第68-69页
 3 讨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ABSTRACT第72-74页
第四章 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及厌氧真菌纯培养物发酵动态的比较研究第74-88页
 摘要第74-7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5-76页
   ·材料第75页
   ·方法第75-76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76页
   ·数据处理第76页
 2 结果分析第76-83页
   ·厌氧真菌与甲烷菌的共培养组及厌氧真菌纯培养组发酵96h的pH动态变化第76-77页
   ·厌氧真菌与甲烷菌的共培养组及厌氧真菌纯培养组发酵96h累积产气量动态变化第77-78页
   ·厌氧真菌与甲烷菌的共培养组及厌氧真菌纯培养组发酵96h甲烷产量的动态变化第78-79页
   ·共培养组与纯培养组发酵96h过程中有机酸的发酵变化规律第79-83页
 3 讨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6页
 ABSTRACT第86-88页
全文结论第88-90页
致谢第90-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环芳烃对植物的基因毒性及氧化胁迫
下一篇: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在江苏省的分布及基因组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