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20页 |
1.研究内容 | 第15页 |
2.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5-20页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研究工具及评定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统计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结论 | 第20-51页 |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20-22页 |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研究对象的父母文化程度 | 第22页 |
2.学生学业归因的特点 | 第22-41页 |
·总体概况 | 第22-24页 |
·不同性别学生的差异 | 第24-25页 |
·是否担任班干的差异 | 第25-27页 |
·不同阶段学生的差异 | 第27-30页 |
·不同家庭居住地学生的差异 | 第30-33页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差异 | 第33-35页 |
·不同家庭收入学生的差异 | 第35-37页 |
·不同父亲文化水平的学生的差异 | 第37-39页 |
·不同母亲文化水平的学生的差异 | 第39-41页 |
3.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归因 | 第41-43页 |
·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概况 | 第41页 |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归因相关关系 | 第41页 |
·不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上学业成就归因的差异 | 第41-43页 |
4.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归因 | 第43-48页 |
·家庭教养方式总体概况 | 第43-44页 |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归因的相关关系 | 第44-45页 |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上学业成就归因的差异 | 第45-48页 |
5.学业成就归因与家庭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第48-51页 |
·学业成就归因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学业成就归因努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9页 |
·学业成就归因情景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学业成就归因运气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62页 |
1.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 | 第51-56页 |
·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总体状况 | 第51页 |
·不同性别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的比较 | 第51-52页 |
·不同阶段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的比较 | 第52-53页 |
·不同家庭居住地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上的比较 | 第53-54页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上的比较 | 第54页 |
·班干与非班干学业成就归因上的比较 | 第54-55页 |
·不同家庭收入下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比较 | 第55页 |
·不同父亲文化水平下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比较 | 第55-56页 |
·不同母亲文化水平下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比较 | 第56页 |
2.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归因 | 第56-58页 |
·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特点 | 第56-57页 |
·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归因关系 | 第57页 |
·不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上学业成就归因的比较 | 第57-58页 |
3.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归因 | 第58-60页 |
·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特点 | 第58-59页 |
·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归因关系 | 第59页 |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水平上学业成就归因的比较 | 第59-60页 |
4.家庭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归因三者关系 | 第60页 |
5.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综述 | 第66-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