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前言 | 第16-19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9-24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2 研究工具 | 第19-21页 |
3 方法 | 第21-23页 |
·调查方法 | 第21-22页 |
·资料录入 | 第22页 |
·统计处理 | 第22-23页 |
4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结果 | 第24-37页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4页 |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第24页 |
2 研究对象主观幸福感的分析 | 第24-27页 |
·不同性别的主观幸福感比较 | 第24-25页 |
·不同年级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 第25-26页 |
·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 第26-27页 |
3 研究对象人格特征的分析 | 第27-29页 |
·不同性别初中生人格特征比较 | 第27页 |
·不同年级初中生的人格特征比较 | 第27-28页 |
·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人格特征的比较 | 第28页 |
·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 | 第28-29页 |
4 研究对象应对方式的分析 | 第29-32页 |
·不同性别初中生应对方式的比较 | 第29-30页 |
·不同年级初中生应对方式的比较 | 第30页 |
·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应对方式的比较 | 第30-31页 |
·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31-32页 |
5 研究对象社会支持的分析 | 第32-34页 |
·不同性别初中生社会支持的比较 | 第32页 |
·不同年级初中生社会支持的比较 | 第32-33页 |
·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社会支持的比较 | 第33页 |
·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33-34页 |
6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积极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消极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48页 |
1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 第37-39页 |
·不同性别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 第37页 |
·不同年级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 第37-38页 |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 第38-39页 |
2 研究对象人格特征的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不同年级、性别、学业成绩等情况下的人格特征比较 | 第39-40页 |
·人格特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分析 | 第40页 |
3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分析 | 第40-43页 |
·不同年级、性别、学业成绩等情况下的应对方式比较 | 第40-42页 |
·初中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 第42-43页 |
4 研究对象社会支持的分析 | 第43-45页 |
·不同年级、性别、学业成绩等情况下的社会支持比较 | 第43-44页 |
·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44-45页 |
5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积极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消极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页 |
·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综述 | 第5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