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6页
引言第16-21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6-1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9页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一章 西方社会思潮和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理论阐述第21-38页
 一、社会思潮及西方社会思潮第21-26页
  (一)社会思潮概念界定第21-23页
  (二)社会思潮的功能第23-24页
  (三)西方社会思潮界定第24-25页
  (四)西方社会思潮的特点第25-26页
 二、大学生价值观第26-38页
  (一)价值与价值观第26-33页
  (二)大学生价值观及其特征第33-35页
  (三)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第35-38页
第二章 当代显著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西方社会思潮第38-71页
 一、个人主义思潮第38-48页
  (一)个人主义思潮的含义和实质第39-41页
  (二)个人主义思潮在西方的发展流变第41-45页
  (三)个人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入和演进第45-48页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第48-58页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定义和主要流派第48-52页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第52-53页
  (三)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第53-56页
  (四)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实质第56-58页
 三、功利主义思潮第58-65页
  (一)功利主义思潮的萌芽第58-59页
  (二)功利主义思潮的发展第59-60页
  (三)功利主义思潮的全面确立第60-64页
  (四) 功利主义思潮的实质第64-65页
 四、享乐主义思潮第65-71页
  (一)近代享乐主义思潮的发展第65-66页
  (二)当代享乐主义思潮的主张第66-68页
  (三)享乐主义思潮的实质第68-71页
第三章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第71-97页
 一、对大学生经济价值观的影响第72-80页
  (一)丰富了大学生在经济视域里的先进理念第72-76页
  (二)诱发了部分大学生的不良经济观念第76-80页
 二、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第80-88页
  (一)强化了大学生在政治视域里的价值观念第80-85页
  (二)误导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第85-88页
 三、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第88-92页
  (一)拓展了大学生的文化多元性第88-91页
  (二)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第91-92页
 四、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第92-97页
  (一)充盈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理念第93-94页
  (二)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错误人生价值倾向第94-97页
第四章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第97-125页
 一、西方国家利用西方社会思潮进行和平演变第97-105页
  (一)西方社会思潮的资产阶级本质第97-103页
  (二)国际反华势力利用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第103-105页
 二、国内社会转型期为多元思潮传播提供土壤第105-110页
  (一)市场经济——多元思潮发展的经济基础第105-107页
  (二)改革开放——多元思潮存在的政治背景第107页
  (三)阶层变动——多元思潮激荡的社会环境第107-109页
  (四)文化多元——多元思潮传播的文化土壤第109-110页
  (五)网络传媒——多元思潮冲突的媒介催化第110页
 三、学校教育的不足第110-121页
  (一)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第111-114页
  (二)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引领意识淡漠第114-118页
  (三)对实践教育的开展有限第118-121页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第121-125页
  (一)大学生不稳定的特殊心理生理状态第121-123页
  (二)大学生正处于不成熟的三观形成时期第123-125页
第五章 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的对策第125-173页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西方社会思潮第125-130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西方社会思潮的原则第126-127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西方社会思潮的具体途径第127-130页
 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机制第130-143页
  (一)构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机制的原则第130-134页
  (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体系第134-143页
 三、优化社会环境第143-153页
  (一)针对国际形势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第143-147页
  (二)净化国内社会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第147-153页
 四、改进学校教育第153-162页
  (一)保证学校正规教育的科学全面第153-155页
  (二)引导大学生用实践检验真理第155-159页
  (三)进行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第159-162页
 五、进行大学生自我建设第162-173页
  (一)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自身辨析能力第162-164页
  (二)正确认识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第164-167页
  (三)通过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167-173页
结论第173-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8页
后记第188-1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189-19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下一篇:内化视域下高校德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