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锦州市初中德育生活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9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7页
  1.国外文献综述第12-14页
  2.国内文献综述第14-17页
 (三)概念界定第17-18页
  1.德育第17页
  2.德育生活化第17-18页
 (四)研究方法第18-19页
  1.文献调查法第18页
  2.问卷调查法第18-19页
一、初中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第19-25页
 (一)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第19-20页
  1.对“知识即美德”的批判第19页
  2.道德教育服务于生活第19-20页
 (二)卢梭的教育观第20-21页
  1.自然的教育第20页
  2.儿童为中心第20-21页
 (三)杜威的教育观第21-22页
  1.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第21-22页
  2.道德教育的方式第22页
 (四)陶行知的教育观第22-25页
  1.生活即教育第22-23页
  2.社会即学校第23页
  3.教学做合一第23-25页
二、锦州市初中德育现状的调查及其问题分析第25-33页
 (一)锦州市初中德育工作的近况第25-26页
 (二)当前锦州市初中德育出现的问题第26-30页
  1.对个体价值的忽视第26-27页
  2.社会生活实践的缺失第27-28页
  3.教学方式的陈旧第28-29页
  4.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第29-30页
 (三)当前初中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1.学校教育功利化第30-31页
  2.德育工作机制存在缺陷第31页
  3.德育教师生活化意识的欠缺第31-32页
  4.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失位第32-33页
三、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第33-43页
 (一)树立生活化的德育理念第33-34页
  1.德育要在学生生活中进行第33-34页
  2.德育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生活第34页
 (二)德育目标要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第34-36页
  1.德育目标要以学生自身的特点为依据第35页
  2.德育目标要体现对学生主体性旳培养第35-36页
 (三)德育内容要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第36-38页
  1.选取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德育素材第36-37页
  2.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组织内容第37-38页
 (四)德育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第38-39页
  1.构建师生间的对话德育模式第38-39页
  2.开展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第39页
 (五)德育评价要指向学生的现实生活第39-41页
  1.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第40页
  2.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统一第40-41页
  3.坚持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相互补第41页
 (六)德育领域要覆盖学生的现实生活第41-43页
  1.营造合理的校园德育环境第41-42页
  2.创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第42页
  3.构建和谐的社区育人环境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性课堂的构建--以锦州市二高中为例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