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2.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3.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性课堂概述 | 第15-20页 |
(一)人本性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性课堂的内涵 | 第16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性课堂的特征 | 第16-18页 |
1.主体性 | 第16-17页 |
2.开放性 | 第17页 |
3.交互性 | 第17-18页 |
(四)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性课堂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1.构建人本性课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18页 |
2.构建人本性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 第18页 |
3.构建人本性课堂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18-20页 |
二、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人本性课堂构建情况调查 | 第20-24页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第20页 |
1.调查目的 | 第20页 |
2.调查对象 | 第20页 |
(二)调查问题与问卷的设计 | 第20-21页 |
(三)调查过程 | 第21页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24页 |
1.该校人本性课堂构建取得的成效 | 第21-22页 |
2.该校人本性课堂构建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3.该校人本性课堂构建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2-24页 |
三、思想政治课人本性课堂的诉求 | 第24-29页 |
(一)尊重学生需要的课堂 | 第24-25页 |
1.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 | 第24页 |
2.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 | 第24-25页 |
3.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 | 第25页 |
(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 | 第25-26页 |
1.促进学生个性意识的发展 | 第25-26页 |
2.促进学生个性行为的完善 | 第26页 |
3.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 | 第26页 |
(三)实现学生价值的课堂 | 第26-27页 |
1.促进学生实现内在价值 | 第26-27页 |
2.促进学生实现外在价值 | 第27页 |
(四)尊重学生选择的课堂 | 第27-29页 |
1. 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 | 第27-28页 |
2.尊重学生的人生选择 | 第28-29页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性课堂构建的策略 | 第29-34页 |
(一)树立人本性的教学理念 | 第29-30页 |
1.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 第29页 |
2.树立“个性化培养”的理念 | 第29-30页 |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30页 |
1.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 | 第30页 |
2.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权 | 第30页 |
(三)重视陶冶学生品格 | 第30-32页 |
1.要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 第31页 |
2.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 第31-32页 |
(四)重视开展师生互动 | 第32-34页 |
1.要注重师生互动的情感性 | 第32页 |
2.要注重师生互动渠道的多样性 | 第32-34页 |
结束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附录 (一) | 第36-38页 |
附录(二)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