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2-17页 |
·研究理论 | 第12-15页 |
·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12页 |
·赏识教育的基本功能 | 第12-15页 |
·研究赏识教育的基本理论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调查研究法 | 第15-16页 |
·实验研究法 | 第16-17页 |
3 赏识教育策略及实践过程 | 第17-22页 |
·赏识教育策略 | 第17-20页 |
·教师树立赏识理念 | 第17页 |
·进行语言赏识 | 第17-18页 |
·进行行动赏识 | 第18页 |
·进行物质赏识 | 第18-19页 |
·因人而异,因才施赏 | 第19页 |
·.持之以恒,及时施赏 | 第19-20页 |
·实践过程 | 第20-22页 |
·初步实践过程 | 第20-21页 |
·优化实践过程 | 第21页 |
·推广实践过程 | 第21-22页 |
4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 第22-26页 |
·学生的变化及其分析 | 第22-24页 |
·学习成绩方面 | 第22页 |
·学习兴趣方面 | 第22-23页 |
·学习动力方面 | 第23页 |
·学习自信心方面 | 第23-24页 |
·教师的变化及其分析 | 第24-26页 |
·教育观念变化方面 | 第24-25页 |
·教育方法变化方面 | 第25-26页 |
5 初步结论 | 第26-27页 |
6 建议 | 第27-29页 |
·赏识教育应与批评教育相结合 | 第27页 |
·赏识要有度 | 第27-28页 |
·赏识教育应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录 A | 第31-34页 |
附录 B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