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国外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 第11-12页 |
二、国内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三、海外创业板市场的企业价值评估 | 第13-14页 |
四、国内创业板市场及企业价值评估状况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研究框架及内容 | 第16-17页 |
四、文章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 | 第18-23页 |
一、创业板与主板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 | 第18-21页 |
二、创业板与中小板上市公司比较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7页 |
一、高风险和盈利难以预测 | 第23-25页 |
二、高潜在收益和高市盈率 | 第25-26页 |
三、可比企业难以确定性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现有评估方法用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局限性 | 第27-34页 |
第一节 成本法及其局限性 | 第27-29页 |
一、基本原理 | 第27页 |
二、成本法评估的程序 | 第27-28页 |
三、成本法的局限性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及其局限性 | 第29-31页 |
一、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 第29-30页 |
二、市场法的局限性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收益现值法及其局限性 | 第31-34页 |
一、基本原理与适用条件 | 第31页 |
二、现金流折现模型 | 第31-32页 |
三、收益现值法的局限性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 | 第34-47页 |
第一节 现有的创业板上市企业价值收益现值法设计框架 | 第34-37页 |
一、设计框架的一般假设 | 第34-35页 |
二、预测企业收益的主要估值模型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用于调整现金流和折现率的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 第37-47页 |
一、设计原则和依据 | 第37-38页 |
二、设计框架及组成 | 第38-47页 |
第五章 迪瑞医疗评估过程及其合理性探讨 | 第47-77页 |
第一节 迪瑞医疗的简介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迪瑞医疗各项指标评价与打分 | 第48-66页 |
一、行业前景评价 | 第48-50页 |
二、核心技术及研发能力 | 第50-53页 |
三、产品与市场情况 | 第53-56页 |
四、财务状况 | 第56-60页 |
五、企业内部管理 | 第60-62页 |
六、风险及其他因素评价 | 第62-65页 |
七、运行结果 | 第65-66页 |
第三节 迪瑞医疗价值评估 | 第66-74页 |
一、未来现金流估计 | 第66-72页 |
二、折现率估算 | 第72-74页 |
第四节 公司价值估算 | 第74页 |
第五节评估结果与实际股价的比较和分析 | 第74页 |
第六节 创业板其他上市公司的情况及分析 | 第74-76页 |
第七节 评估指标与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建议 | 第76-77页 |
一、估值模型与市场反馈的比较 | 第76页 |
二、评价指标打分体系在评估实务中的应用建议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77页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