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12-14页 |
三、国税总局文件动态综述 | 第14-15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主要思路及结构 | 第15-16页 |
一、论文的研究方案 | 第15-16页 |
二、论文研究结构 | 第16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五节 困难问题及初步设想 | 第17-18页 |
一、困难和问题 | 第17页 |
二、解决的初步设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一般理论 | 第18-24页 |
第一节 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相关定义 | 第18-19页 |
一、大企业的界定 | 第18-19页 |
二、税收遵从的概念 | 第19页 |
三、税收遵从协议的法律属性定位 | 第19页 |
第二节 税收遵从协议的意义 | 第19-20页 |
一、有利于防控企业税务风险 | 第19-20页 |
二、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 | 第20页 |
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 第20页 |
第三节税收遵从协议的创新性 | 第20-22页 |
一、事先裁定 | 第20-21页 |
二、重大涉税事项报告 | 第21页 |
三、协商性治理 | 第21-22页 |
第四节 税收遵从协议治理机制的局限性 | 第22-24页 |
一、签署协议容易,履行协议难 | 第22-23页 |
二、侵害公共利益 | 第23页 |
三、规避司法机关审查 | 第23页 |
四、企业担心披露敏感性机密信息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现状 | 第24-34页 |
第一节 我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 第24-25页 |
一、组建专业部门 | 第24页 |
二、确定管理群体 | 第24页 |
三、创新管理模式 | 第24-25页 |
四、开展个性化服务 | 第25页 |
五、制度框架初现 | 第25页 |
第二节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整体框架设计欠佳 | 第25-26页 |
二、信息化相对落后 | 第26-27页 |
三、税收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27页 |
四、税收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引进税收遵从协议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一、更大地保护纳税人权利 | 第28-29页 |
二、有效地加强税务管理 | 第29页 |
三、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要求 | 第29-30页 |
第四节 税收遵从协议的可行性 | 第30-31页 |
一、税务机关具备实施条件 | 第30页 |
二、纳税人有接受和配合的可能 | 第30-31页 |
三、与现行法律环境和行政体制兼容 | 第31页 |
第五节 当前我国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现状 | 第31-34页 |
一、税收遵从协议的条款约定 | 第31-32页 |
二、当前我国税收遵从协议的签订情况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国外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的经验借鉴 | 第34-37页 |
第一节 国外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的经验和做法 | 第34-36页 |
一、加拿大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 | 第34页 |
二、荷兰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情况 | 第34-35页 |
三、澳大利亚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情况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国外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经验归纳 | 第36-37页 |
一、实行行业分类管理 | 第36页 |
二、注重税企平等互信关系 | 第36-37页 |
三、重视预先管理 | 第37页 |
四、事先裁定制度的应用 | 第37页 |
第五章 完善大企业税收遵从协议机制的措施 | 第37-41页 |
第一节 推进税收合作协议谈签程序 | 第37-40页 |
一、建立多层次沟通联系机制 | 第37-38页 |
二、确定谈签对象 | 第38页 |
三、建立快速响应涉税诉求机制 | 第38页 |
四、试行大企业涉税事项事先裁定制度 | 第38-39页 |
五、建立大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 第39页 |
六、加强对协议落实情况的评估和检查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完善税收合作协议文本内容 | 第40-41页 |
一、制定违规处罚事项 | 第40页 |
二、设置退出机制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参考书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