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研究--以郑汴一体化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研究综述第11-14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论文框架第14-16页
第2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相关论述第16-23页
   ·相关概念的厘清与界定第16-18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第16-17页
     ·府际关系、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界定第17-18页
   ·理论基础第18-23页
     ·政府关系理论第18-19页
     ·府际治理理论第19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19-20页
     ·空间一体化理论第20-23页
第3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第23-31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形成背景第23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影响因素第23-25页
     ·行政观念第23-24页
     ·经济利益第24页
     ·法律约束第24-25页
   ·国内主要经济一体化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比较分析第25-28页
     ·长株潭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第25-26页
     ·厦漳泉同城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第26-27页
     ·广佛同城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第27页
     ·西咸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第27-28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特点第28-30页
     ·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以共识为前提第28-29页
     ·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第29页
     ·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以合作事项为载体第29页
     ·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以互惠互利为目的第29-30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横向府际合作的趋势第30-31页
     ·府际交流和协商方式多样第30页
     ·合作组织类型和组织模式丰富第30页
     ·合作领域扩展和内容深化第30-31页
第4章 郑汴一体化横向府际合作的现状第31-41页
   ·郑汴两市的基本情况介绍第31-32页
     ·郑州市概况第31页
     ·开封市概况第31-32页
   ·郑汴一体化形成的背景第32-33页
     ·城市形态演进的必然第32页
     ·“增长极核心”建设的需要第32页
     ·郑州开封两市历史渊源深厚第32-33页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现状第33-37页
     ·行政方面的合作第33-34页
     ·经济方面的合作第34-35页
     ·社会服务方面的合作第35-37页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的特点第37-39页
     ·以共识为横向府际合作前提第37-38页
     ·以便民惠民为合作的出发点第38页
     ·建立合作制度及领导小组为保障第38-39页
     ·以具体事项为合作载体第39页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的成效第39-41页
     ·交通商贸便利,促进两市经济繁荣第39页
     ·强化城市定位,促进两市特色彰显第39-40页
     ·两市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优惠和便利第40-41页
第5章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1-47页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两市行政信息交流不对等第41页
     ·合作组织间协调能力差第41页
     ·合作协议执行中制度化程度低第41-42页
     ·两市资源及要素的流动存在障碍第42页
     ·两市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冲突第42-43页
   ·郑汴一体化中横向府际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3-47页
     ·行政区经济观念第43-44页
     ·协调机构网络未建立第44页
     ·行政壁垒第44-45页
     ·利益分配及补偿机制不健全第45页
     ·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第45页
     ·法律缺失第45-47页
第6章 郑汴一体化横向府际合作提升对策第47-55页
   ·政府思维方式转变第47-48页
     ·深化共赢意识,培养创新合作意识第47页
     ·领导方式创新,保障合作高效率第47页
     ·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增强政府间互信第47-48页
     ·制定统一政策,促经济跨行政区发展第48页
   ·建立完善的府际合作协调机构第48-49页
   ·打破行政壁垒,实现科教文卫资源共享第49-50页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制第49页
     ·完善教育资源流动共享均等化发展第49页
     ·深化两市文化认同建立精品文化廊第49页
     ·加强公共卫生的联防联控第49-50页
   ·建立健全利益分配及补偿机制第50-51页
     ·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第50页
     ·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第50-51页
   ·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体系第51-52页
     ·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第51页
     ·完善政府考核体系第51-52页
   ·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及产业升级第52-53页
     ·统筹协调两市产业第52页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第52页
     ·促进两市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第52-53页
   ·发掘两市特色,优化资源配置第53-54页
     ·充分发挥两市特色,实现多方合作第53页
     ·充分发掘贸易优势,建立开放型经济第53页
     ·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实现两市资源配置优化第53-54页
   ·完善法律法规第54-55页
     ·国家对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法律法规第54页
     ·赋予府际合作协议相应的法律地位第54页
     ·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的法律救济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行政成本控制研究--以南宁市政府为例
下一篇: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