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HCT基因的克隆及其鉴定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3页
   ·前言第10页
   ·木质素的组成第10-11页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1-17页
     ·苯丙烷(Phenypropaniod)代谢途径第11-16页
       ·苯丙氨酸氨解酶第13页
       ·肉桂酸-4-羟基化酶第13页
       ·4-羟基肉桂酰CoA连接酶第13-14页
       ·对-香豆酸3-羟化酶第14-15页
       ·咖啡酰CoA-O-甲基转移酶第15页
       ·阿魏酸5-脱氢酶第15-16页
       ·双重咖啡酸/5-羟基阿魏酸O-甲基转移酶第16页
     ·木质素生物合成的特异途径第16-17页
       ·肉桂酰CoA还原酶第16页
       ·肉桂醇脱氢酶和芥子醇脱氢酶第16-17页
   ·木质素基因工程现状第17-19页
     ·苯丙烷途径的上游调控第17-18页
     ·木质素组成的调控第18页
     ·木质素特异合成途径的调控第18-19页
   ·木质素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19-20页
     ·木质素基因工程对制浆造纸的影响第19页
     ·木质素基因工程在提高饲料消化率方面的应用第19页
     ·木质素基因工程在农业及植物抗病方面的应用第19-20页
   ·木质素合成酶HCT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第21-22页
   ·实验方案第22-23页
第二章 107杨基因组DNA的提取及hct基因扩增引物的筛选第23-30页
   ·材料和试剂第23-24页
     ·材料第23页
     ·试剂第23页
     ·试剂的配制第23-24页
     ·主要仪器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27页
     ·107杨树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4-25页
     ·1%琼脂糖凝胶的制作第25页
     ·1%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5页
     ·特异引物的设计第25-26页
     ·杨树DNA的PCR扩增第26-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讨论第28-30页
第三章 107杨次生木质部hct基因的RT-PCR扩增及鉴定第30-37页
   ·材料和试剂第30-31页
     ·实验材料第30页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第30页
     ·主要仪器第30-31页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31-34页
     ·欧美杨107次生木质部总RNA的提取第31页
       ·实验材料的处理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页
     ·目的基因的RT-PCR扩增第31-33页
       ·反转录cDNA第一条链第31-32页
       ·PCR反应第32-33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第33页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回收效果第33-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总RNA的提取结果第34页
     ·目的片段的RT-PCR扩增结果第34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结果第34-36页
   ·讨论第36-37页
第四章 重组质粒的转化与鉴定第37-49页
   ·材料第37-38页
     ·菌种与载体第37页
     ·酶及化学试剂第37页
     ·试剂盒第37页
     ·主要仪器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44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38-40页
       ·LB液体培养基的制备第38页
       ·LB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第38页
       ·LB/Amp平板培养基第38-39页
       ·转化用LB/Amp/X-gal/IPTG平板培养基第39页
       ·SOB液体培养基的制备第39页
       ·SOC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第39-40页
     ·目的片段与pMD20-T载体的连接第40页
     ·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法)第40-41页
     ·重组质粒的转化第41页
     ·重组质粒的菌落PCR鉴定第41-42页
     ·重组质粒的提取第42-43页
     ·重组质粒的扩增鉴定第43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43-44页
     ·重组质粒的测序鉴定分析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菌落PCR筛选第44-45页
     ·质粒提取检测结果第45页
     ·重组质粒的扩增鉴定第45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45-47页
     ·重组质粒的测序第47页
   ·讨论第47-49页
第五章 HC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9-63页
   ·前言第49页
   ·实验方法第49页
   ·序列分析及蛋白质结构预测第49-62页
     ·DNA序列分析第49-51页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51-54页
     ·遗传进化分析第54页
     ·蛋白质性质的预测第54-57页
     ·二级结构的预测第57-59页
     ·信号肽的预测第59-60页
     ·跨膜结构域的预测第60-61页
     ·三级结构预测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序列分析第62页
     ·蛋白质结构预测第62-63页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第63-65页
   ·实验结果第63页
   ·问题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下一篇: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组蛋白SPA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