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人参皂苷概述 | 第9-11页 |
·人参概述 | 第9页 |
·人参皂苷及分类 | 第9页 |
·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 | 第9-10页 |
·人参皂苷的转化 | 第10-11页 |
·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 | 第11-12页 |
·α-鼠李糖苷酶研究进展 | 第11页 |
·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概述 | 第12-14页 |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应用史 | 第12页 |
·表达载体的一般构成 | 第12-13页 |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13-14页 |
·非融合蛋白表达 | 第13页 |
·融合蛋白表达方式 | 第13-14页 |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特点 | 第14页 |
·亚克隆 | 第14-15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概述 | 第15-19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构成 | 第15-17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的表达载体 | 第15-16页 |
·宿主菌 | 第16-17页 |
·外源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17-19页 |
·外源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的特点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4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4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40页 |
·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24-30页 |
·培养基的选择 | 第24页 |
·菌体的诱导 | 第24页 |
·菌体的收集与处理 | 第24-25页 |
·表达产物的提取 | 第25-26页 |
·表达产物的活性检测 | 第26-27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 第27-30页 |
·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基因的真核亚克隆 | 第30-36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0-33页 |
·转化及重组子的筛选 | 第33-34页 |
·电转化与筛菌 | 第34-36页 |
·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诱导表达 | 第36-37页 |
·毕赤酵母的诱导培养 | 第36页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36-37页 |
·表达产物的提取 | 第37页 |
·表达产物的活性测定 | 第37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 第37页 |
·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的酶反应特异性的研究 | 第37-40页 |
·以对硝基酚-β(α)-D-半乳糖苷(pNPGal)、对硝基酚-β(α)-D-葡萄糖苷(pNPGlc)、对硝基酚-α-鼠李糖苷(pNP-α-L-Rha)为底物测定酶反应专一性 | 第37-38页 |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0-56页 |
·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40-43页 |
·培养基的选择 | 第40-41页 |
·表达产物的活性检测 | 第41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 第41-43页 |
·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基因的真核亚克隆 | 第43-47页 |
·质粒的酶切 | 第43-45页 |
·回收与连接 | 第45-46页 |
·质粒的线性化 | 第46-47页 |
·电转化与筛菌 | 第47页 |
·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基因在毕赤酵母菌中的表达 | 第47-53页 |
·产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47-49页 |
·表达条件对表达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最佳诱导培养时间 | 第49-50页 |
·甲醇诱导浓度 | 第50页 |
·与阴性菌的对照实验 | 第50-51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的分析 | 第51-53页 |
·重组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的特异性 | 第53-56页 |
·酶的pNP-β-D-Gal、pNP-α-D-Gal、pNP-β-D-Glc、pNP-α-D-Glc、pNP-α-L-Rha酶活性检测 | 第53-54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3-54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54页 |
·淀粉酶活力测定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