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 教师"公共知识基础"的相关理论 | 第11-12页 |
(二)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 第12-14页 |
(三) 教师知识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一) 知识 | 第15页 |
(二) 教师知识 | 第15页 |
(三) 学科教学知识 | 第15-16页 |
(四) 教师实践性知识 | 第16页 |
(五) 策略 | 第16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五、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7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教师实践知识的结构与特征 | 第18-22页 |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 | 第18-20页 |
(一) 艾尔贝兹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的研究 | 第18页 |
(二) 教师知识的分类框架 | 第18-19页 |
(三)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过程 | 第19-20页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一) 实践性 | 第20页 |
(二) 个体性 | 第20页 |
(三) 缄默性 | 第20页 |
(四) 整合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政策策略 | 第22-32页 |
一、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格 | 第22-23页 |
(一) 制定严格的招生标准 | 第22页 |
(二) 提高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 第22-23页 |
二、开发指向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师教育课程 | 第23-24页 |
(一) 强调教学实习课程 | 第23-24页 |
(二) 开发职前教师教育国家课程 | 第24页 |
三、以教师教育机构为依托,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 | 第24-26页 |
(一)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 第24-25页 |
(二) 专业学习共同体 | 第25-26页 |
四、通过教师资格证书的导向功能,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 第26-28页 |
(一) 美国以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为取向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第26-27页 |
(二) 英国以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为取向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第27-28页 |
五、以教师教育的学术引领,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 | 第28-32页 |
(一) 专业取向的教师教育的实践:微格教学和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 | 第29页 |
(二) 反思性实践取向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校本策略 | 第32-41页 |
一、校长的专业引领策略 | 第32-34页 |
(一) 校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者 | 第32-33页 |
(二) 校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 | 第33页 |
(三) 校长作为学习型学校的创建者 | 第33-34页 |
二、从学校文化中和教研组汲取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营养 | 第34-35页 |
(一) 学校文化的熏陶作用 | 第34页 |
(二) 共同营造教研组和谐共生的教研气氛 | 第34-35页 |
三、通过教师个人主动发展,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的发展 | 第35-41页 |
(一) "教育叙事"的校本研究方式 | 第35-36页 |
(二) 通过教师研究,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 第36-40页 |
(三) 构建教师—学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策略的思考 | 第41-46页 |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现状 | 第41-42页 |
(一)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成就 | 第41页 |
(二)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的不足 | 第41-42页 |
二、教师教育先进国家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6页 |
(一) 发展核心知识,为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奠定基础 | 第42-43页 |
(二)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 | 第43-44页 |
(三)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是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保障 | 第44页 |
(四) 开展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