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车身论文

全承载大客车车身结构强度与侧翻碰撞性能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汽车侧翻碰撞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第12-13页
   ·国内外汽车侧翻碰撞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外汽车侧翻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汽车侧翻研究现状第14-1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2章 客车侧翻碰撞的有限元理论第17-27页
   ·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求解控制方程第17-20页
   ·接触-碰撞界面算法第20-21页
   ·时间积分算法和步长控制第21-24页
     ·显式积分算法的基本方程第21-22页
     ·显式积分算法的时步控制第22-24页
   ·沙漏现象及其控制第24页
   ·工程软件相关介绍及选用依据第24-25页
     ·VPG 软件介绍第24-25页
     ·LS-DYNA 介绍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大客车车身建模及模型验证第27-41页
   ·某 6137 客车简介第27-28页
   ·大客车整车几何模型建立第28-29页
   ·大客车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9-32页
     ·单元类型选择第29-30页
     ·模型网格划分第30-31页
     ·材料属性定义第31页
     ·载荷的处理第31-32页
   ·模型工况验证第32-35页
     ·弯曲工况第32-33页
     ·扭转工况第33-34页
     ·制动工况第34-35页
     ·转弯工况第35页
   ·大客车车身模态分析第35-39页
     ·大客车车身模态仿真计算第36-38页
     ·大客车模态结果评价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大客车侧翻碰撞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第41-63页
   ·客车安全法规第41-45页
     ·FMVSS208 翻滚实验第41-42页
     ·FMVSS216 车顶抗压强度第42-43页
     ·ECE R66 车身上部强度试验第43-45页
   ·车辆碰撞性能评价指标第45页
   ·车辆理论临界侧翻角的计算第45-46页
   ·大客车侧翻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翻滚平台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6-47页
     ·大客车轮胎模型处理第47-48页
     ·大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安放第48页
   ·仿真计算过程中的参数设置与控制第48-52页
     ·载荷和约束第48-49页
     ·接触的定义第49页
     ·材料选定第49-51页
     ·计算及输出参数设置第51-52页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第52-61页
     ·整车结构变形分析第52-55页
     ·大客车立柱变形分析第55-59页
     ·碰撞能量分析第59-60页
     ·碰撞加速度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5章 客车侧翻碰撞仿真与实车试验对比及模型改进第63-69页
   ·同国内实车侧翻碰撞实验结果对比第63-65页
   ·大客车模型改进设计第65-66页
     ·材料改进第65页
     ·构件厚度改进第65-66页
   ·改进前后侧翻碰撞仿真结果比较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6章 蒙皮对客车侧翻安全性的影响分析第69-73页
   ·含蒙皮大客车侧翻碰撞结构变形分析第69-70页
   ·立柱变形分析第70-72页
   ·碰撞能量结果分析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课题研究总结第73页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振动分析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汽车智能电器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