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2章 发动机悬置设计理论基础 | 第17-33页 |
·悬置系统的振源和作用 | 第17-19页 |
·橡胶悬置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系统六自由度解耦或部分解耦 | 第20-22页 |
·打击中心理论 | 第22-23页 |
·扭矩轴与弹性中心 | 第23-24页 |
·悬置系统的能量法解耦 | 第24-26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配置 | 第26-32页 |
·动力总成的数据测量 | 第26-28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位置 | 第28-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3-41页 |
·橡胶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动力总成模型的简化 | 第34页 |
·力学模型的坐标系 | 第34-35页 |
·悬置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35页 |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动能 | 第35-37页 |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势能 | 第37-39页 |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耗散能 | 第39-40页 |
·发动机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动力总成的强迫振动 | 第41-51页 |
·动力总成振动的激励力分析 | 第41-42页 |
·单缸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 第42-45页 |
·单缸连杆机构的作用力及力矩 | 第45-47页 |
·多缸发动机总成的作用力及其力矩 | 第47-48页 |
·动力总成激励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优化 | 第51-71页 |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优化理论基础 | 第51-56页 |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评价指标 | 第51-52页 |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优化程序 | 第52-53页 |
·优化设计流程的确定 | 第53-54页 |
·悬置系统优化算法及特征 | 第54页 |
·ISIGHT 核心功能—智能设计优化算法库 | 第54-56页 |
·对某车型的优化设计分析 | 第56-58页 |
·实验设计 | 第58-60页 |
·确定性优化设计 | 第60-62页 |
·确定性优化结果的 MONTE CARLO分析 | 第62-66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 6 SIGMA 稳健性优化设计 | 第66-69页 |
·计算模型的验证 | 第69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稳健性设计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振动受力分析 | 第71-81页 |
·时域分析 | 第71页 |
·频域分析 | 第71页 |
·对系统进行时域仿真 | 第71-77页 |
·对系统进行频域仿真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