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国外的立法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的立法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3页 |
·综合分析法 | 第13-14页 |
·实证分析法 | 第14页 |
·文献梳理法 | 第14页 |
·理论联系实际 | 第14页 |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电子废弃物概述及其回收处理的法律制度综述 | 第15-23页 |
·电子废弃物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电子废弃物的种类及特征 | 第15-17页 |
·电子废弃物的种类 | 第15-16页 |
·电子废弃物的特征 | 第16-17页 |
·电子废弃物的危害 | 第17-18页 |
·电子废弃物的环境危害 | 第17-18页 |
·电子废弃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第18页 |
·我国关于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法律规定 | 第18-20页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第18页 |
·《清洁生产促进法》 | 第18-19页 |
·《循环经济促进法》 | 第19页 |
·《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 第19页 |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 第19-20页 |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 第20页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 第20页 |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制度缺陷 | 第20-23页 |
·立法层次低且重复 | 第20-21页 |
·责任体系不完整 | 第21-22页 |
·政策执行力不足 | 第22页 |
·回收处理技术落后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法律制度的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7页 |
·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概况 | 第23-25页 |
·欧盟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概况 | 第23-24页 |
·美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概况 | 第24页 |
·日本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概况 | 第24页 |
·德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概况 | 第24-25页 |
·国外经验对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启示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27-40页 |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法律制度完善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环境权理论 | 第28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8-29页 |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完善 | 第29-33页 |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法律原则 | 第29-31页 |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法律制度 | 第31-33页 |
·健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 第33-35页 |
·规范回收处理的法律体系 | 第33-34页 |
·实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 | 第34页 |
·建立平台,设立网点 | 第34-35页 |
·实行回收和处理相分离 | 第35页 |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5-40页 |
·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6-38页 |
·政府充分行使其职能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