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研究--以东平湖湿地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湿地生态保护法律的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0-11页 |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 第11-12页 |
第三章 湿地生态保护法律现状 | 第12-18页 |
·国外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 第12-15页 |
·英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 第12-13页 |
·美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 第13-15页 |
·乌干达国家湿地政策 | 第15页 |
·国内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 第15-18页 |
第四章 东平湖湿地的法律保护 | 第18-28页 |
·东平湖湿地重要的生态价值 | 第18-19页 |
·东平湖湿地生态现状 | 第19-21页 |
·东平湖湿地法律保护的法律现状 | 第21-28页 |
·东平湖湿地的现有地方立法 | 第21-23页 |
·东平湖湿地法律保护的管理现状 | 第23页 |
·东平湖湿地生态法律保护的不足 | 第23-26页 |
·东平湖湿地生态法律保护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第五章 我国湿地生态法律保护完善建议 | 第28-40页 |
·制定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 | 第28-30页 |
·湿地专门立法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湿地专门立法的重要性 | 第29-30页 |
·明确湿地保护的立法理念 | 第30-3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 | 第30页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保护性利用 | 第31-32页 |
·确立风险预防制度 | 第32-33页 |
·风险预防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32页 |
·风险预防制度的适用 | 第32-33页 |
·确立公众参与制度 | 第33-35页 |
·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我国湿地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 | 第34-35页 |
·协调湿地管理机构的职能 | 第35-37页 |
·湿地管理机构设置 | 第35-36页 |
·综合性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的结合 | 第36-37页 |
·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 第37-40页 |
·湿地生态补偿——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利益调节机制 | 第37页 |
·湿地生态补偿的操作设想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