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结构框架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环境教育概述 | 第14-24页 |
·环境教育的依据 | 第14-15页 |
·环境教育的概念 | 第15-18页 |
·环境教育的概念的历史演进 | 第15-16页 |
·环境教育的定义 | 第16-18页 |
·环境教育的目的 | 第18-19页 |
·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 | 第19-24页 |
·环境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环境素质 | 第19-20页 |
·环境教育帮助公民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 第20页 |
·环境教育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环节 | 第20-21页 |
·环境教育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措施 | 第21-24页 |
第三章 环境教育立法概述 | 第24-30页 |
·环境教育立法的意义 | 第24-25页 |
·环境教育立法对环境教育起规范保障作用 | 第24页 |
·环境教育立法有助于完善环境教育法律体系 | 第24-25页 |
·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第25-26页 |
·环境教育在环境综合立法中规定模糊 | 第25页 |
·具体规范内容片面,缺乏整体性 | 第25-26页 |
·政策性文件过多,行政色彩浓厚 | 第26页 |
·环境教育立法模式选择 | 第26-27页 |
·我国环境教育立法模式探索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0-38页 |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 第30-34页 |
·河北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环境教育立法 | 第30-32页 |
·环境教育立法有助于凸显和强化河北省的发展优势 | 第32-33页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第33-34页 |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 第34-38页 |
·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环境教育事业,政治基础坚实 | 第34-35页 |
·河北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成绩突出 | 第35-36页 |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社会基础坚实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国外环境教育立法状况 | 第38-42页 |
·美国国家环境教育立法 | 第38-39页 |
·日本国家环境教育立法 | 第39-42页 |
第六章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构想 | 第42-52页 |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依据、目的和任务 | 第42-43页 |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依据 | 第42页 |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目的和任务 | 第42-43页 |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43-45页 |
·环境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 第43-44页 |
·协调合作原则 | 第44页 |
·多主体参与原则 | 第44-45页 |
·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制度内容构想 | 第45-46页 |
·健全环境教育的监督管理体制 | 第45页 |
·建立健全环境教育宣传环节的各项制度 | 第45-46页 |
·创设环境教育的人员、机构专业化制度 | 第46页 |
·河北环境教育立法的基本内容构架 | 第46-52页 |
·总则 | 第46-47页 |
·环境教育的开展 | 第47-48页 |
·环境教育的保障 | 第48-49页 |
·环境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第49页 |
·环境教育的法律责任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