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刮板输送机概述 | 第10-11页 |
|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 ·可靠性研究综述与进展 | 第11-13页 |
| ·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关键零件动态可靠性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15-23页 |
| ·关键零件动态可靠性建模 | 第15-18页 |
| ·刮板机关键零件服役失效分析 | 第15-16页 |
| ·可靠性静态模型 | 第16-17页 |
| ·可靠性动态模型 | 第17-18页 |
| ·关键零件动态可靠性模型仿真 | 第18-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面向维护的典型部件可靠性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23-34页 |
| ·刮板机典型部件失效分析 | 第23-24页 |
| ·面向维护的典型部件可靠性建模 | 第24-26页 |
| ·可靠性模型假设 | 第24页 |
| ·可靠性模型重构 | 第24-26页 |
| ·面向维护的典型部件可靠性仿真 | 第26-32页 |
| ·服役年龄仿真 | 第26-27页 |
| ·可靠度仿真 | 第27-30页 |
| ·零件替换率仿真 | 第30页 |
| ·仿真分析与讨论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面向维护的整机系统可靠性模型综合与建模方法 | 第34-45页 |
| ·系统可靠性模型综合 | 第34-36页 |
| ·串联系统 | 第34-35页 |
| ·并联系统 | 第35-36页 |
| ·表决系统 | 第36页 |
| ·混合系统 | 第36页 |
| ·面向维护的整机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 | 第36-44页 |
| ·分布函数相同的可靠性模型重构 | 第37-40页 |
| ·分布函数相异的可靠性模型重构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以刮板机为研究实例的可靠性分析与应用 | 第45-62页 |
| ·刮板输送机可靠性概述 | 第45页 |
| ·现场数据的失效分布函数辨识 | 第45-48页 |
| ·失效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45-46页 |
| ·失效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46页 |
| ·失效数据的收集要求 | 第46-47页 |
| ·失效数据的整理分析 | 第47-48页 |
| ·失效分布函数计算 | 第48页 |
| ·刮板机零件失效分布函数辨识 | 第48-56页 |
| ·关键零件辨识 | 第48-52页 |
| ·典型部件辨识 | 第52-56页 |
| ·刮板机零部件可靠性仿真 | 第56-60页 |
| ·关键零件可靠性仿真 | 第56-58页 |
| ·典型部件可靠性仿真 | 第58-60页 |
| ·刮板机可靠性评估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参研项目和发表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 附录 B:数据收集现场零件照片 | 第69-71页 |
| 附录 C:论文中部分现场检修记录表 | 第71-77页 |
| 附录 D:论文中的部分程序代码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