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研究--基于教材、教师和学生的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9页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3-17页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乡土文化与儿童生命成长第19-31页
 一、乡土中国的历史与现在第19-22页
  (—)土地第20-21页
  (二)小农经济第21页
  (三)群体道德第21-22页
 二、乡土文化:乡村儿童生命成长的根基第22-26页
  (一)生活之根第23-24页
  (二)成长之源第24-25页
  (三)精神之家第25-26页
 三、乡村教育:乡村儿童生命成长的“庇护所”第26-31页
  (一)之于生活的劳累、艰辛第26-27页
  (二)之于成人世界第27-28页
  (三)之于现代城市文化第28-31页
第二章 教材:对乡土价值的遗忘第31-42页
 一、我国乡村小学语文教材编著的特征及其与乡村教育的矛盾第31-36页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第32-34页
  (二)现代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冲突第34-36页
 二、乡村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上的倾向及其乡土文化的缺失第36-42页
  (一)教材选文:名家名篇第37-38页
  (二)教材内容:乡土文化话语的失声第38-39页
  (三)教材人物塑造:城市精英与榜样力量第39-42页
第三章 教师:“磨盘”中的教师自我的丢失第42-51页
 一、离农环境下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经历第42-44页
 二、乡村小学语文教师身份的冲突与尴尬第44-48页
  (一)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社会身份的迷失第46-47页
  (二)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文化身份的丧失第47-48页
 三、乡村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发展中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失落第48-51页
第四章 学生:乡土的逃离与“无根”的存在第51-57页
 一、现代乡村学生对乡土生活的逃离第51-54页
 二、现代乡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疏离第54-57页
结语 基于乡村儿童生命成长的小学语文教育第57-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后记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类型及防治研究
下一篇:长沙地区初中《思想品德》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