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残障人专用鼠标系统的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本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肌电信号特性和研究方法 | 第12-22页 |
§2-1 肌电信号产生机理 | 第12-14页 |
2-1-1 神经在肌肉动作中的作用 | 第12页 |
2-1-2 肌肉的结构 | 第12-13页 |
2-1-3 骨骼肌的电活动 | 第13-14页 |
§2-2 骨骼肌电活动的引导 | 第14-16页 |
2-2-1 针电极 | 第14-15页 |
2-2-2 表面电极 | 第15页 |
2-2-3 针电极和表面电极的优缺点 | 第15-16页 |
§2-3 肌电信号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2-3-1 表面肌电信号数学模型 | 第16-20页 |
2-3-2 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系统方案 | 第22-24页 |
§3-1 系统设计方案 | 第22-23页 |
§3-2 系统控制方案 | 第2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表面肌电采集电路 | 第24-40页 |
§4-1 表面肌电电极 | 第25页 |
§4-2 输入级电路 | 第25-28页 |
4-2-1 AD620 介绍 | 第26-27页 |
4-2-2 前置差分放大电路 | 第27-28页 |
§4-3 主放大电路 | 第28-29页 |
4-3-1 OPA4131 介绍 | 第28-29页 |
4-3-2 主放大电路设计 | 第29页 |
§4-4 滤波器 | 第29-34页 |
4-4-1 滤波器电路介绍 | 第30页 |
4-4-2 低通滤波电路 | 第30-31页 |
4-4-3 高通滤波电路 | 第31-32页 |
4-4-4 50Hz 陷波电路 | 第32-34页 |
4-4-5 参考电极屏蔽驱动电路 | 第34页 |
§4-5 真有效值电路 | 第34-37页 |
4-5-1 真有效值 | 第34-35页 |
4-5-2 AD637 介绍 | 第35-37页 |
§4-6 电源电路 | 第37-38页 |
4-6-1 升压电路 | 第37-38页 |
4-6-2 单电源变双电源电路 | 第38页 |
§4-7 输入保护电路 | 第38-3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数字滤波 | 第40-47页 |
§5-1 微控制器选型 | 第40页 |
§5-2 数字滤波算法 | 第40-42页 |
§5-3 软件结构设计 | 第42-44页 |
·系统结构 | 第42页 |
·实时采集 | 第42-44页 |
·实时滤波 | 第44页 |
§5-4 LPC2132 配置 | 第44-46页 |
·PLL 锁相环配置 | 第44-46页 |
·ADC 配置 | 第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无线和 USB 接口 | 第47-49页 |
§6-1 无线收发模块 | 第47-48页 |
§6-2 USB 接口电路 | 第4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七章 上位 Windows 程序 | 第49-56页 |
§7-1 C#概述 | 第49页 |
§7-2 波形显示程序 | 第49-53页 |
·C#串口通信 | 第49-51页 |
·波形显示 | 第51-53页 |
§7-3 鼠标控制程序 | 第53-5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6-57页 |
§8-1 结论 | 第56页 |
§8-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