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导论 | 第9-18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关于绩效考核结构的研究 | 第11-12页 |
2、关于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2页 |
3、科学发展观导向的考核方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3-16页 |
1、研究的理论 | 第13-16页 |
2、研究的方法 | 第16页 |
(四) 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 第16-18页 |
1、研究的对象 | 第16-17页 |
2、研究的目的 | 第17-18页 |
一、完善华宁县科级领导班子分类考核的意义 | 第18-21页 |
(一) 完善分类考核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18-19页 |
(二) 完善分类考核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 | 第19页 |
(三) 完善分类考核是从严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举措 | 第19-20页 |
(四) 完善分类考核是推动华宁争先进位的有力抓手 | 第20-21页 |
二、华宁县现行科级领导班子分类考核的内容 | 第21-27页 |
(一) 考核分类 | 第21-22页 |
(二) 考核项目 | 第22页 |
(三) 考核内容 | 第22-23页 |
(四) 考核主体 | 第23-24页 |
1、考核实施主体 | 第23-24页 |
2、考核评价主体 | 第24页 |
(五) 考核程序 | 第24-25页 |
1、任务分解 | 第24页 |
2、中期考核 | 第24页 |
3、述职述廉 | 第24-25页 |
4、民主测评 | 第25页 |
5、实绩评价 | 第25页 |
6、评定考核等次 | 第25页 |
7、考核结果反馈 | 第25页 |
(六)权重划分 | 第25-26页 |
1、考核项目权重 | 第25-26页 |
2、评价主体权重 | 第26页 |
(七) 结果运用 | 第26-27页 |
三、华宁县现行科级领导班子分类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7-32页 |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9页 |
1、考核指标的导向性不够 | 第27页 |
2、考核方法的科学性不够 | 第27-28页 |
3、考核结果的应用性不够 | 第28页 |
4、考核人员的适应性不够 | 第28-29页 |
(二) 成因分析 | 第29-32页 |
1、考核指标笼统繁杂 | 第29页 |
2、考核方式简单教条 | 第29-30页 |
3、考核结果失真失实 | 第30页 |
4、考核队伍参差不齐 | 第30-32页 |
四、完善华宁县科级领导班子分类考核的建议 | 第32-41页 |
(一) 完善分类考核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1、坚持科学发展导向的原则 | 第32页 |
2、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 | 第32页 |
3、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的原则 | 第32-33页 |
4、可操作性和相对稳定的原则 | 第33页 |
(二) 完善分类考核指标内容 | 第33-35页 |
1、整合考核项目 | 第33页 |
2、科学设置综合考核指标 | 第33-35页 |
3、合理进行权重划分 | 第35页 |
(三) 改进考核的方式方法 | 第35-38页 |
1、建立随机考核制度 | 第35-36页 |
2、突出重点任务、重点工作的考核 | 第36-37页 |
3、强化实绩分析手段的运用 | 第37页 |
4、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 | 第37-38页 |
5、扩大考核工作中的民主 | 第38页 |
(四) 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 第38-39页 |
1、完善结果反馈机制 | 第38-39页 |
2、运用结果加大奖惩力度 | 第39页 |
3、强化组织调整机制 | 第39页 |
(五) 加强考核队伍及制度建设 | 第39-41页 |
1、重视考核组的组建 | 第39-40页 |
2、加强考核人员教育培训 | 第40页 |
3、健全考核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