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一、 导论 | 第9-20页 |
(一) 研究背景、缘起和问题 | 第9-10页 |
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第9-10页 |
2.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二)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0-1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13-18页 |
2. 简要评议 | 第18-19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二、 救助管理站中儿童流浪的原因及特征 | 第20-27页 |
(一) 儿童流浪的原因 | 第21-24页 |
1. 因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而流浪 | 第21-22页 |
2. 因逃避应试教育的高压而流浪 | 第22-23页 |
3. 因外来务工被骗而被迫流浪 | 第23页 |
4. 因痴呆傻等遭家庭遗弃而流浪 | 第23-24页 |
(二) 流浪儿童的特征 | 第24-27页 |
1. 认知方面 | 第24页 |
2. 情感方面 | 第24-25页 |
3. 行为意志方面 | 第25-26页 |
4. 社会交往方面 | 第26-27页 |
三、 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 | 第27-47页 |
(一) 接案并建立关系阶段 | 第28-30页 |
1. 与案主 Z 接案并建立关系 | 第28-29页 |
2. 与案主 W 接案并建立关系 | 第29-30页 |
(二) 初步评估问题阶段 | 第30-33页 |
1. 初步评估案主 Z 的问题 | 第30-32页 |
2. 初步评估案主 W 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三) 制定目标与计划阶段 | 第33-34页 |
1. 制定案主 Z 的个案服务目标与计划 | 第33页 |
2. 制定案主 W 的个案服务目标与计划 | 第33-34页 |
(四) 个案服务开展阶段 | 第34-41页 |
1. 案主 Z 的个案服务开展过程 | 第34-38页 |
2. 案主 W 的个案服务开展过程 | 第38-41页 |
(五) 结案阶段 | 第41-44页 |
1. 案主 Z 结案 | 第41-43页 |
2. 案主 W 结案 | 第43-44页 |
(六) 追踪 | 第44-47页 |
四、 流浪儿童救助管理中的个案社会工作体认 | 第47-51页 |
(一) 现有救助管理模式及其缺陷 | 第47-48页 |
1. 针对流浪儿童的现有救助管理模式 | 第47页 |
2. 现有救助管理模式的缺陷 | 第47-48页 |
(二)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 | 第48-51页 |
五、 总结与结论 | 第51-56页 |
(一) 个案社会工作开展后的反思 | 第51页 |
(二) 个案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 第51-53页 |
1. 介入流浪儿童时面临的困境 | 第51-52页 |
2. 社会工作者在救助管理站中发展的困境 | 第52-53页 |
(三) 关于流浪儿童有效救助的一些建议 | 第53-56页 |
1. 完善社会保障是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基本保证 | 第53-54页 |
2. 健全法律法规是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重要保障 | 第54页 |
3. 树立“儿童优先”是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前提条件 | 第54-55页 |
4. 加强社会救助专业化是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