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

梁启超文学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梁启超文学教育思想的概述与背景第11-24页
 第一节 文学新民是梁启超文学教育思想的第一要义第11-16页
  一 文学新民的内涵第11-15页
  二 文学新民的意义第15-16页
 第二节 “文学新民”形成的必然第16-24页
  一 复杂的书写和历史语境第17-18页
  二 泛滥无归与烂漫向荣第18-20页
  三 复杂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第20-24页
第二章 梁启超文学教育的四个命题第24-44页
 第一节 开民智第24-27页
  一 文学的认知功能第25页
  二 梁启超开民智的实践第25-26页
  三 开民智的意义第26-27页
 第二节 情感的真善美第27-31页
  一 情感教育的提出第27-29页
  二 情感的超科学性第29-30页
  三 情感教育的实施第30-31页
 第三节 个人趣味与民族趣味第31-35页
  一 文学是趣味的主体第32页
  二 文学对趣味的诱发第32-34页
  三 趣味和情感第34-35页
 第四节 养气说第35-44页
  一 梁启超“元气”论概述第35-37页
  二 养气说的内涵第37-40页
  三 养气说的特色第40-44页
第三章 梁启超文学教育思想的悖论第44-53页
 第一节 大众化趋势与审美化取向第44-47页
  一 雅与俗的矛盾第44-46页
  二 文言和白话第46页
  三 梁启超的调和第46-47页
 第二节 从“小道”到“大道”第47-50页
  一 “小说界革命”的造势第47-48页
  二 新小说的矛盾第48-49页
  三 梁启超小说观的评价第49-50页
 第三节 作家的职责和职业第50-53页
  一 大圣鸿哲与华士坊贾第50页
  二 商业化的诱导第50-51页
  三 “想写的”和“能写的”第51-53页
第四章 梁启超文学教育思想的意义和启示第53-58页
 第一节 梁启超文学教育思想的意义第53-55页
  一 文学新民具有实践的历史品格第53-54页
  二 提高了文学的价值与地位第54-55页
 第二节 现代精神危机呼唤文学教育第55-58页
  一 科学的陷阱第55-56页
  二 文学教育应该结合现实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作者简历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身体美育视野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下一篇:毛姆小说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