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引言 | 第10-14页 |
·立论的背景 | 第10-13页 |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决定的 | 第10-11页 |
·课堂教学研究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的要求 | 第11页 |
·数列教学的重要性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 第13页 |
·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需要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 | 第13页 |
·学生的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 第13-14页 |
2.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有效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 第14页 |
·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 | 第15页 |
·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总体状况与问题 | 第15-16页 |
·数列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页 |
·国内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 | 第16页 |
·学位论文中关于数列教学的研究 | 第16页 |
·对已有文献的思考分析 | 第16-17页 |
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第17-30页 |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 第17-18页 |
·衡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标准 | 第18页 |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 第18-21页 |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师因素 | 第19-20页 |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生因素 | 第20-21页 |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第21-30页 |
·备课 | 第21-23页 |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 第23-25页 |
·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 第25-26页 |
·课堂教学中实行有效提问 | 第26-28页 |
·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 第28页 |
·有效倾听 | 第28-30页 |
4.数列部分有效教学研究 | 第30-43页 |
·教学内容 | 第30-32页 |
·高中数列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30页 |
·数学概念 | 第30页 |
·数学公式 | 第30-31页 |
·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 | 第31页 |
·对本章教学内容的把握 | 第31-32页 |
·数列有效教学的策略 | 第32-43页 |
·通过类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第32-33页 |
·通过与其他知识的综合,体会数列与其他数学内容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 第33-35页 |
·通过例题的讲解、练习的处理和课后作业的巩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 第35-41页 |
·通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有效调控课堂 | 第41页 |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41-42页 |
·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42-43页 |
5.数列部分有效教学研究的实践分析 | 第43-51页 |
·对数列有效教学的实践分析 | 第43-44页 |
·在数列的教学中多种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并存 | 第43页 |
·数列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需要 | 第43-44页 |
·教师的教学习惯与风格对数列教学的影响 | 第44页 |
·提高数列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建议 | 第44-47页 |
·重视学生在数列学习中的体验 | 第44页 |
·注重数列部分基础知识的教学 | 第44-45页 |
·重视数列部分概念的教学 | 第45页 |
·重视数列相关知识的形成过程 | 第45-46页 |
·重视数列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46页 |
·数列部分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设计 | 第46页 |
·重视数列部分数学史知识的渗透 | 第46页 |
·重视数列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 第46-47页 |
·通过推门听课活动及与学生的交流,能够获得有益的信息 | 第47页 |
·教学设计案例 | 第47-51页 |
·教材分析 | 第47页 |
·教学任务分析 | 第47-48页 |
·教学目标 | 第48页 |
·教学重点、难点 | 第48页 |
·教学基本流程 | 第48-49页 |
·教学情境设计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