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和主要框架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 第16-17页 |
一、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涵 | 第16页 |
二、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金融创新理论 | 第17-18页 |
二、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经验借鉴 | 第20-26页 |
第一节 以直接融资为主导的美国模式 | 第20-21页 |
一、 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 | 第20-21页 |
二、 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 | 第21页 |
三、 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 | 第21页 |
第二节 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的日本模式 | 第21-23页 |
一、 多样化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 第21-22页 |
二、 有效的信用担保制度 | 第22页 |
三、 发达的风险投资市场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以融资辅导为特色的台湾模式 | 第23-24页 |
一、 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体系 | 第23-24页 |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第24页 |
第四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6页 |
第四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现状统计分析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现状的统计分析 | 第27-38页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不断 | 第27-31页 |
二、 准金融机构服务模式创新灵活多样 | 第31-35页 |
三、 金融市场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 第35-38页 |
第五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8-51页 |
第一节 银行业金融机构 | 第38-40页 |
一、 商业银行专营机构、科技贷款覆盖面较窄 | 第38-39页 |
二、 政策性银行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 第39页 |
三、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 | 第39页 |
四、 非银行金融机构问题重重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准金融机构 | 第40-42页 |
一、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出现瓶颈 | 第40-41页 |
二、 典当企业缺乏立法的支持和规范 | 第41页 |
三、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仍存制度缺陷 | 第41-42页 |
四、 创业投资机构仍需加强合作、改善环境 | 第42页 |
第三节 金融市场 | 第42-47页 |
一、 资本市场层次单一、服务能力有限 | 第42-43页 |
二、 创业板成长隐忧逐渐显现 | 第43-46页 |
三、 债券市场融资作用有限 | 第46-47页 |
第四节 成都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案例分析 | 第47-51页 |
第六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51-58页 |
第一节 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 | 第51-52页 |
一、 扩大特色化专营机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 | 第51页 |
二、 创新产品设计、破解抵押物不足难题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 第52-55页 |
一、 设立中小政策性银行 | 第52页 |
二、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52-54页 |
三、 改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环境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大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第55-58页 |
一、 完善创业板市场发展 | 第55-56页 |
二、 建立统一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 第56页 |
三、 不同层次市场之间建立合理的转板、退市机制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