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研究概述 | 第12-22页 |
(一) 学分制的基本内涵 | 第12-13页 |
1. 学分制的概念 | 第12页 |
2. 学分制的功能 | 第12-13页 |
(二)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 第13页 |
(三) 利用学分制对初中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意义 | 第13-15页 |
(四)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特征及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特征 | 第15-16页 |
2.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五) 国内外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1. 国外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2. 国内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六) 利用学分制对初中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 第20-22页 |
1. 利用学分制对初中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目标 | 第20页 |
2. 利用学分制对初中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预期效果 | 第20-22页 |
二、利用学分制对初中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操作方案 | 第22-30页 |
(一) 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参与人员 | 第22-23页 |
(二) 学分制量化评价的标准 | 第23-24页 |
1. 量化评价的项目 | 第23页 |
2. 学分制加分扣分标准 | 第23-24页 |
3. 学分制量化评价几点说明 | 第24页 |
(三) 学分制管理的操作流程 | 第24-28页 |
1. 教务处的操作流程 | 第24-25页 |
2. 年级组的操作流程 | 第25页 |
3. 备课(科)组的操作流程 | 第25-26页 |
4. 班主任的操作流程 | 第26页 |
5. 任课老师的操作流程 | 第26-27页 |
6. 学生的操作流程 | 第27-28页 |
7. 家长的操作流程 | 第28页 |
(四) 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反馈和监督制度 | 第28-30页 |
1. 每个月的学分制公示 | 第28-29页 |
2. 教务处的监督制度 | 第29-30页 |
三、利用学分制对初中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实际效果 | 第30-36页 |
(一) 大部分师生对学分制管理持支持态度,但普遍感到有压力 | 第30-31页 |
(二) 大部分师生认为学分制管理是行之有效的 | 第31-33页 |
1. 学分制管理促使师生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促进师生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2. 学分制管理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发挥特长 | 第32-33页 |
3. 学分制管理让后进生获得更多关注,提高了后进生的自信心 | 第33页 |
(三) 大部分师生认为家长对学分制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3-34页 |
(四) 学分制管理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附录 | 第38-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