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制造系统的研究问题 | 第12-14页 |
| ·制造系统服务率优化问题 | 第12-13页 |
| ·制造系统负荷平衡问题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制造系统服务率优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制造系统负荷平衡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2 随机过程与排队理论 | 第17-31页 |
| ·随机过程 | 第17页 |
| ·马尔科夫链模型 | 第17-20页 |
| ·离散时间的马尔科夫链模型 | 第17-19页 |
| ·连续时间的马尔科夫链模型 | 第19-20页 |
| ·生灭过程 | 第20-21页 |
| ·排队理论 | 第21-28页 |
| ·排队系统 | 第21-25页 |
| ·排队网络 | 第25-27页 |
| ·排队系统的费用优化模型 | 第27-28页 |
| ·排队理论中常用的概率分布 | 第28-30页 |
| ·负指数分布 | 第28-29页 |
| ·泊松分布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混流制造系统的服务率优化问题研究 | 第31-45页 |
| ·混流制造系统的排队网络模型 | 第31-33页 |
| ·混流制造系统服务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33-37页 |
| ·混流制造系统服务率优化的目标函数 | 第33页 |
| ·E (μ_i )的计算 | 第33-34页 |
| ·E (L_i) 的计算 | 第34-35页 |
| ·C~2_(ai)的计算 | 第35页 |
| ·C~2_(ai)的计算 | 第35-36页 |
| ·E(L_i) 的简化处理 | 第36-37页 |
| ·混流制造系统服务率优化问题的最优化解法 | 第37-44页 |
| ·惩罚函数法 | 第37-39页 |
| ·坐标轮换法 | 第39-40页 |
| ·黄金分割法 | 第40-43页 |
| ·进退法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混流制造系统的负荷平衡问题研究 | 第45-56页 |
| ·混流制造系统负荷平衡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45-48页 |
| ·混流制造系统负荷平衡的评价指标 | 第45页 |
| ·加工顺序关系图和邻接矩阵 | 第45-47页 |
| ·混流制造系统负荷平衡的目标函数 | 第47-48页 |
| ·混流制造系统负荷平衡问题的遗传算法设计 | 第48-55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术语 | 第48-49页 |
| ·遗传算法的操作流程 | 第49-55页 |
| ·遗传算法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5 混流制造系统优化问题的算例研究 | 第56-71页 |
| ·玩具小车混流装配线 | 第56-58页 |
| ·玩具小车混流装配线的服务率优化 | 第58-64页 |
| ·玩具小车混流装配线的排队网络模型 | 第58页 |
| ·玩具小车混流装配线的服务率优化 | 第58-64页 |
| ·玩具小车混流装配线的负荷平衡 | 第64-70页 |
| ·玩具小车混流装配线的负荷平衡 | 第64-67页 |
| ·与其他负荷平衡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录 A 基于排队理论的玩具小车混流装配线服务率优化算法的 MATLAB 源程序 | 第76-89页 |
| 附录 B 基于排队理论的玩具小车混流装配线负荷平衡算法的 C 源程序 | 第89-9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