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木本论文

虎杖的悬浮细胞培养和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前言第9-21页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发展与现状第9页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特点第9-10页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第10-12页
     ·愈伤组织的诱导第10-11页
     ·悬浮培养的起始第11页
     ·悬浮培养的继代第11页
     ·悬浮培养的同步化第11-12页
   ·培养悬浮细胞生长的测定第12-13页
     ·悬浮细胞重量的测定第13页
     ·悬浮液压缩细胞体积(PVC)的测定第13页
     ·悬浮培养系中细胞密度的测定第13页
   ·影响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第13-16页
     ·光照第13页
     ·度第13-14页
     ·培养基的pH第14页
     ·环境中的气体成分第14页
     ·接种量第14-15页
     ·剪切力第15页
     ·激素水平第15-16页
     ·糖浓度第16页
   ·虎杖细胞悬浮培养第16页
   ·白藜芦醇的性质第16-17页
   ·白藜芦醇的提取第17页
   ·白藜芦醇的测定方法第17-18页
   ·白藜芦醇的药用价值第18-19页
   ·制备白藜芦醇的途径第19页
     ·从天然植物体中提取白藜芦醇第19页
     ·化学合成白藜芦醇第19页
     ·生物合成白藜芦醇第19页
   ·白藜芦醇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第19-20页
     ·白藜芦醇在保健食品方面的应用第19页
     ·白藜芦醇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第19页
     ·白藜芦醇在药物上的应用第19-20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0-21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页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30页
   ·试验原料第21页
   ·试验试剂与仪器第21-23页
     ·试验试剂第21-22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2-23页
   ·虎杖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第23-25页
     ·虎杖外植体部位的选择及预处理第23页
     ·虎杖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与诱导培养基的选择第23-24页
     ·虎杖愈伤组织的继代与继代培养基的选择第24-25页
   ·虎杖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与继代第25-26页
     ·悬浮培养体系细胞密度的测定第25-26页
     ·悬浮培养体系细胞生长曲线的制作第26页
     ·悬浮细胞体系细胞干重的测定第26页
   ·虎杖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第26-27页
     ·白藜芦醇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6页
     ·悬浮培养体系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方法第26-27页
     ·悬浮培养体系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7页
   ·虎杖悬浮培养体系pH的测定第27页
   ·在一个悬浮培养周期中悬浮培养体系各个因子的变化规律第27页
   ·影响虎杖细胞悬浮培养的各个单因素试验第27-28页
     ·不同接种量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27页
     ·培养基初始pH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27页
     ·温度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27页
     ·摇床震荡速度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27-28页
     ·不同碳源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28页
     ·不同氮源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28页
   ·影响虎杖细胞悬浮培养各个因素的正交试验第28页
   ·悬浮培养体系中碳源和氮源的添加时期和添加量的确定第28-30页
     ·悬浮培养体系中蔗糖的添加时期和添加量的确定第28-29页
     ·悬浮培养体系中氯化铵的添加时期和添加量的确定第29-3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0-55页
   ·白藜芦醇含量的标准曲线第30页
   ·虎杖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第30-33页
     ·虎杖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0-33页
     ·虎杖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第33页
     ·虎杖外植体和其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白藜芦醇的积累第33页
   ·虎杖悬浮培养的细胞生长曲线和测定指标的变化第33-36页
     ·悬浮培养的细胞密度变化第33-34页
     ·悬浮培养的细胞干重、白藜芦醇含量和pH变化第34-36页
   ·虎杖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优化第36-55页
     ·接种量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36-38页
     ·培养基初始pH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38页
     ·温度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38-40页
     ·摇床震荡速度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40-42页
     ·碳源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42-44页
     ·氮源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44-46页
     ·虎杖细胞悬浮培养主要影响因子的正交试验第46-48页
     ·碳源和氮源添加时间和添加量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影响第48-55页
4 结论第55-56页
5 展望第56-57页
6 参考文献第57-63页
7 论文发表情况第63-64页
8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沉默膨胀素基因对乌拉尔甘草悬浮细胞的影响
下一篇:重要条件致病菌可移动基因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