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论文--妇女工作论文

利益视角下的女性参政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21页
 一、 研究缘由第8-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8-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4页
 二、 研究综述第14-19页
  (一) 国内女性参政研究综述第14-18页
  (二) 国外女性参政研究综述第18-19页
 三、 研究的思路第19-21页
第一章 中国传统女性参政角色的历史分析第21-29页
 一、 中国传统女性参政角色脉络演变第23-25页
  (一) 原始社会:执政人第23页
  (二) 封建社会到 20 世纪初:工具人第23-24页
  (三) 20 世纪初至改革开放前:平等人第24-25页
 二、 中国传统女性参政角色演变的特征分析第25-26页
  (一) 女性参政的政治合法性认同度低第25页
  (二) 女性参政心理与参政表达的非同一性第25-26页
  (三) 女性参政的政治效能感较低第26页
 三、 中国传统女性参政角色的成因分析第26-29页
  (一) 政权:参与机制的限制第27页
  (二) 族权:传统伦理的外化第27页
  (三) 神权:超自然力量的束缚第27-28页
  (四) 夫权:男权社会的强化第28-29页
第二章 现代女性参政角色的新定位:复杂人第29-34页
 一、 现代女性参政的矫枉过正:女性主义第29-30页
  (一) 两种区分第29-30页
  (二) 矫枉过正第30页
 二、 现代女性参政的多元发展第30-34页
第三章 现代女性参政动因的利益基础分析第34-40页
 一、 女性参政的利益需求和欲望的认知基础第34-37页
  (一) 女性个体利益第34-35页
  (二) 社团组织利益第35-37页
  (三) 社会制度利益第37页
 二、 女性参政的利益成本与收益的衡量基础第37-40页
  (一) 女性个人参政成本考量第37-38页
  (二) 集体行动的利益分享衡量第38-39页
  (三) 社会制度变迁的利益衡量第39页
  (四) 女性参政的利益表达渠道的便利基础第39-40页
第四章 现代女性参政的利益困境分析第40-44页
 一、 女性参政利益关系上,利益主体多元化与利益群体显性化的比例失衡第40-41页
 二、 女性参政利益层次上,利益诉求差异化与社会利益格局分化的利益矛盾第41-42页
 三、 女性参政利益表达上,表达渠道与社会制度变迁滞后的结构失调第42-44页
第五章 突破女性参政的利益困境第44-48页
 一、 合理界定女性参政利益关系,保持各主体参政诉求平衡第44-46页
  (一) 明确参政利益的合理性,维护女性个体话语权第44-45页
  (二) 重构社会资本组织形式,转变社会认知第45-46页
 二、 有效区分女性参政利益层次,构建和谐参政的社会制度第46-47页
  (一) 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突破集体行动的困境第46页
  (二) 优化社会制度模式,建构便于女性参政的制度变迁方式第46-47页
 三、 完善女性参政利益表达渠道,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1-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