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当代中国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4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 国外研究状况第10-11页
  (二) 国内农民工政治观研究第11-13页
 三、 研究方法第13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二) 历史分析法第13页
 四、 创新之处及难点第13-14页
  (一) 创新之处第13页
  (二) 研究难点第13-14页
一、 中国农民工队伍的总体面貌与特点第14-25页
 (一) 中国社会转型与农民工队伍的生成发展第14-15页
  1. 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第14-15页
  2. 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第15页
 (二) 当代中国农民工队伍的总体特点第15-19页
  2. 思维的传统性第17页
  3. 结构的层次性第17-18页
  4. 身份的模糊性第18页
  5. 内部联系的无组织性第18-19页
 (三) 农民工政治观现状及其成因第19-23页
  1. 农民工政治观状况第19-21页
  2. 农民工政治观影响因素第21-23页
 (四) 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第23-25页
  1. 农民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4页
  2. 农民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24页
  3. 农民工是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第24-25页
二、 当代中国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的内容及重要意义第25-39页
 (一) 政治观与农民工政治观第25-26页
  1. 政治观的含义第25-26页
  2. 当代中国农民工的政治观第26页
 (二) 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的主要内容第26-33页
  1. 加强农民工权利观的培育第27-28页
  2. 突出农民工政绩评价观的培育第28-30页
  3. 强化农民工国家观的培育第30-32页
  4. 深化农民工法制观的培育第32-33页
 (三) 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的重要意义第33-39页
  1. 有利于农民工形成健全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第33-35页
  2. 有利于党和国家政策的实施第35-36页
  3. 有利于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第36-37页
  4. 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政治与社会环境第37-39页
三、 农民工政治观培育存在的问题第39-46页
 (一) 对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39-40页
 (二) 农民工政治观培育工作缺少组织性第40-41页
 (三) 农民工政治观培育对象把握的模糊性第41-42页
 (四) 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的内容脱离实际第42-44页
 (五) 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的形式单一第44-46页
四、 农民工政治观培育的对策第46-55页
 (一) 发展市场经济,保障农民工经济利益第46-49页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46-47页
  2. 提高经济待遇,保障农民工收入公平第47-48页
  3. 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第48-49页
 (二) 完善政治制度,提供政治和制度保证第49-51页
  1. 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农民工当家作主权利第49-50页
  2.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为农民工政治参与提供平台第50-51页
 (三) 健全法律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第51-52页
  1. 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第51-52页
  2. 强化执法及监督力度,做到执法必严第52页
 (四) 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理性政治意识第52-55页
  1. 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52-53页
  2. 积极创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第53-54页
  3. 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经济组织变迁与基层民主--以苏州市吴中区J村为例
下一篇:利益视角下的女性参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