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回顾 | 第10-16页 |
·技术进步产生要素偏向的原因 | 第10-12页 |
·技术进步要素偏向的测度 | 第12-14页 |
·技术进步要素偏向的经济效应 | 第14-16页 |
·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政策响应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技术进步要素偏向的测度模型 | 第18-27页 |
·要素增强型CES函数 | 第18-19页 |
·技术进步要素偏向的定义 | 第19-23页 |
·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测度模型 | 第23-27页 |
3 技术进步能源偏向的测度与分析 | 第27-38页 |
·投入产出变量 | 第27-29页 |
·行业合并说明 | 第27页 |
·产出与投入变量说明 | 第27-28页 |
·投入产出的价格 | 第28-29页 |
·效率因子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地区层面 | 第29-30页 |
·行业层面 | 第30-32页 |
·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测度结果 | 第32-35页 |
·回归结果 | 第32-33页 |
·工业技术进步能源偏向的总体趋势 | 第33-34页 |
·技术进步能源偏向的行业差异 | 第34-35页 |
·技术进步能源偏向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 第35-38页 |
4 技术进步能源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4页 |
·计量模型 | 第38页 |
·回归结果 | 第38-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投入与产出的影响 | 第40-41页 |
·地区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行业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42页 |
·共同的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主要结论 | 第44-45页 |
·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A 公式(2.13 )、(2.14)和(2.15)的推导过程 | 第50-52页 |
附录B 联立方程系统模型回归结果 | 第52-56页 |
附录C 技术进步能源偏向回归结果 | 第56-57页 |
附录D 工业业分行业能源强度比重分解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