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越两国经济改革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绪论第12-35页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第12-14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4-29页
 三、方法与思路第29-32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32-35页
第一章 中越改革背景比较第35-67页
 第一节 中越改革国内背景比较第35-54页
  一、中国改革国内背景第35-40页
  二、越南改革国内背景第40-46页
  三、中越改革国内背景比较第46-54页
 第二节 中越改革国际背景比较第54-65页
  一、中国改革国际背景第54-57页
  二、越南改革国际背景第57-61页
  三、中越改革国际背景比较第61-65页
 第三节 小结第65-67页
第二章 中越改革理论比较第67-116页
 第一节 中国改革理论第67-79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第67-69页
  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第69-72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模式第72-75页
  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第75-79页
 第二节 越南改革理论第79-96页
  一、越南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顺应时代的迫切要求第79-81页
  二、理论思维的创新第81-83页
  三、“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第83-86页
  四、经济政策的创新:关于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理论问题第86-96页
 第三节 中越改革理论的差异第96-114页
  一、中越改革的指导思想比较:中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越南的胡志明思想、阮文灵理论第97-102页
  二、中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比较第102-105页
  三、中越对本国发展阶段的认识比较第105-106页
  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越南的“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比较第106-108页
  五、中越所有制理论比较第108-112页
  六、中越分配制理论比较第112-114页
 第四节 小结第114-116页
第三章 中越工业改革实践比较第116-143页
 第一节 工业基础比较第116-119页
 第二节 工业改革实践比较第119-140页
  一、总体评价第119-123页
  二、国有企业改革比较第123-133页
  三、非国有企业改革比较第133-140页
 第三节 小结第140-143页
第四章 中越农业改革实践比较第143-164页
 第一节 农业基础比较第143-145页
 第二节 农业改革实践比较第145-152页
  一、改革的突破点不同第145-146页
  二、改革实践的重点问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承包制度改革比较第146-152页
 第三节 中越农村经济继续深化改革的比较第152-162页
  一、相同点第152-157页
  二、不同点第157-162页
 第四节 小结第162-164页
第五章 中越对外经济开放比较第164-176页
 第一节 对外经济开放基础比较第164-166页
 第二节 对外经济开放实践比较第166-173页
  一、对外经济开放的突破口不同第166-170页
  二、对外贸易都保持一个快速的增长势头第170-172页
  三、关于吸收外国投资资金比较第172-173页
 第三节 小结第173-176页
第六章 中越改革中的社会公正与民生问题比较第176-195页
 第一节 社会、民生政策及其效果第176-181页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问题第181-187页
 第三节 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问题第187-192页
 第四节 小结第192-195页
结语第195-212页
 一、结论第195-200页
 二、中越经济关系的发展展望第200-212页
参考文献第212-236页
附录第236-243页
博士攻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第243-244页
后记第244-245页

论文共2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壁生灭过程及随机环境中复合二项风险模型
下一篇: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和谐消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