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导论 | 第12-33页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2-1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6-29页 |
四、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29-33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 | 第33-56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消费思想 | 第33-46页 |
一、消费与人的辩证关系 | 第33-40页 |
二、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 | 第40-43页 |
三、消费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 第43-46页 |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的消费思想 | 第46-49页 |
一、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 第46-47页 |
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 | 第47页 |
三、利用差别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 第47-48页 |
四、过度强调重工业,有得也有失 | 第48-49页 |
第三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 第49-56页 |
一、关注民生,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 第49-51页 |
二、缩小贫富差距,重视公平消费 | 第51-52页 |
三、反对腐败奢侈,提倡适度消费 | 第52-53页 |
四、强调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 第53-54页 |
五、保护生态环境,走科学发展之路 | 第54-56页 |
第二章 题中之义:和谐社会内在地包含了和谐消费 | 第56-90页 |
第一节 和谐社会、和谐消费的释义 | 第56-73页 |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本质内容 | 第56-61页 |
二、和谐消费的含义、特征、层次 | 第61-71页 |
三、对和谐消费的立体审视 | 第71-73页 |
第二节 和谐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 第73-76页 |
一、和谐消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 | 第73-74页 |
二、和谐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 第74-75页 |
三、和谐消费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优化 | 第75-76页 |
第三节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和谐消费的基本理念 | 第76-90页 |
一、人本理念:促进人与自身的和谐 | 第77-79页 |
二、公平理念: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 第79-84页 |
三、生态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84-87页 |
四、全面均衡理念:促进整体和谐 | 第87-90页 |
第三章 现实凸显:消费失谐的严峻现实呼唤和谐消费 | 第90-121页 |
第一节 消费在经济领域的失谐 | 第90-95页 |
一、消费总量不足 | 第90-92页 |
二、消费水平悬殊 | 第92-94页 |
三、消费比例失调 | 第94-95页 |
第二节 消费在社会领域的失谐 | 第95-109页 |
一、居民生活消费的不和谐 | 第96-100页 |
二、企业生产消费的不和谐 | 第100-103页 |
三、政府职能消费的不和谐 | 第103-109页 |
第三节 消费在自然领域的失谐 | 第109-114页 |
一、不和谐的消费使资源面临枯竭 | 第109-111页 |
二、不和谐的消费使环境遭受污染 | 第111-114页 |
第四节 消费在文化领域的失谐 | 第114-121页 |
一、西方消费主义的盛行 | 第114-117页 |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117-119页 |
三、消费价值取向的迷失 | 第119-121页 |
第四章 原因探究:消费失谐的主要根源分析 | 第121-132页 |
第一节 企业疯狂的牟利经营 | 第121-123页 |
一、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逃避对资源环境的责任 | 第121-122页 |
二、为追逐利润最大化,企业规避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 第122-123页 |
第二节 政府的职能失守 | 第123-125页 |
一、行政管理观念落后 | 第123-124页 |
二、行政监管制度不健全 | 第124-125页 |
三、行政决策失误 | 第125页 |
第三节 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 | 第125-128页 |
一、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 第126-127页 |
二、再生产着人们的消费欲望 | 第127-128页 |
三、影响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 第128页 |
第四节 亟待完善的制度安排 | 第128-132页 |
一、制度的缺陷与缺失 | 第129-131页 |
二、体制改革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第五章 对策选择:和谐消费的主体科学实践 | 第132-161页 |
第一节 企业践行和谐消费的战略 | 第133-141页 |
一、强化生态消费意识 | 第133-134页 |
二、走可持续的生产之路 | 第134-136页 |
三、走维护消费者权益之路 | 第136-138页 |
四、建立企业责任约束机制 | 第138-141页 |
第二节 消费者践行和谐消费的路径 | 第141-148页 |
一、树立消费的责任观 | 第141-144页 |
二、提高消费素质 | 第144-145页 |
三、选择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 | 第145-148页 |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 | 第148-151页 |
一、加强社会道德责任 | 第148-149页 |
二、积极宣传和谐消费理念 | 第149-150页 |
三、重视广告伦理的约束作用 | 第150-151页 |
第四节 政府践行和谐消费的对策 | 第151-161页 |
一、树立消费效益意识 | 第151-153页 |
二、建立制度性约束机制 | 第153-156页 |
三、提供制度支持,优化消费环境 | 第156-161页 |
结束语 | 第161-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69页 |
附录 | 第169-170页 |
致谢 | 第170-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