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职业心理辅导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5-17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 | 第17页 |
·职业心理辅导原理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研究创新 | 第20-21页 |
第2章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概述 | 第21-31页 |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21-26页 |
·智力发展的不均衡性与不稳定性 | 第21-22页 |
·情绪情感的矛盾性与冲动性 | 第22-23页 |
·思维的从众性与过度批判性 | 第23-24页 |
·自我意识的极端性与迷茫性 | 第24-26页 |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第26-31页 |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第26-27页 |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 第27-31页 |
第3章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特点及其优势 | 第31-38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特点 | 第31-33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渗透性强 | 第32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针对性强 | 第32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综合性强 | 第32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形式新颖 | 第32-33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 | 第33-35页 |
·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 第33页 |
·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 第33-34页 |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 第34-35页 |
·辅导员具有开展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优势 | 第35-38页 |
·辅导员承担着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职责 | 第35页 |
·辅导员具有开展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时空优势 | 第35页 |
·辅导员具有开展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专业优势 | 第35-36页 |
·辅导员具有开展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能力 | 第36-38页 |
第4章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 第38-48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 | 第38-40页 |
·道德观念与社会要求不适应 | 第39页 |
·学校知识和社会需求脱节 | 第39页 |
·自身能力与社会竞争机制不适应 | 第39-40页 |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心理辅导的关系 | 第40-42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 | 第40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共同点 | 第40-42页 |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 第42-48页 |
·职业基本素养训练坚持四个结合 | 第43-44页 |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穿插理想信念教育 | 第44-45页 |
·职业定向辅导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 第45页 |
·求职心理辅导贯彻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 | 第45-46页 |
·职业心理咨询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