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提出一个问题,生成一个平台究给出一串问题,创设“生动”课堂--基于“问题驱动”理论的高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9-11页
2 目前高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的误区第11-19页
   ·未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第11-12页
   ·将重点转移到追求答案的圆满,急功近利,忽略过程第12-13页
   ·一味强调“生成”,缺乏教师的科学引导第13-16页
   ·给予学生的任务不恰当(指向不明或学生缺乏兴趣)第16页
   ·对学生的差异性的忽视及疏于课堂管理等第16-17页
   ·不关注问题的系列化,没有形成有效的“问题串”第17-19页
3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串”教学第19-26页
   ·“问题串”教学中对“问题”的要求:生成一个平台第19-22页
     ·问题应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第19页
     ·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趣味性第19-20页
     ·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可发展空间第20-22页
   ·“问题串”教学中对“问题串”的要求:创设“生动”课堂第22-24页
     ·“问题串”的设置要体现思维的逻辑顺序性第22-23页
     ·“问题串”的设置要体现问题的层层深入性第23-24页
     ·“问题串”的设置要体现问题的步步启发性第24页
   ·“问题串”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第24-26页
4 高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的案例及其分析第26-35页
   ·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为例阐释“问题串”教学第26-32页
     ·案例重现第26-30页
     ·案例问题结构对比分析第30-32页
     ·对两个案例的效果测评第32页
   ·我看“问题驱动式”课堂第32-35页
5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第35-36页
   ·反思:研究的不足第35页
   ·展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学欣赏的教学实践研究
下一篇: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以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物生选测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