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广东辖区内河自卸砂船布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 第9页 |
·内河自卸砂船近年发生的与输送带装置相关的事故 | 第9-10页 |
·研究自卸砂船伸缩型输送带装置的意义 | 第10页 |
·内河自卸砂船输送带装置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产品测试调整及效用试验 | 第11页 |
·内河自卸砂船输送带装置研究产生的效果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简介: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三种自卸砂船伸缩型输送带装置方案特点 | 第14-28页 |
·自卸砂船输送带装置知识概况 | 第14-15页 |
·三种自卸砂船伸缩型输送带装置方案特点 | 第15-21页 |
·方案一 | 第16-17页 |
·方案二 | 第17-19页 |
·方案三 | 第19-21页 |
·自卸砂船伸缩型输送带使用概况 | 第21-28页 |
·概述 | 第21-22页 |
·主桥 | 第22页 |
·副桥 | 第22-23页 |
·副桥伸缩动力机构 | 第23-24页 |
·牵引主桥动力机构 | 第24-25页 |
·起吊变幅机构 | 第25-26页 |
·操作注意事项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自卸砂船伸缩型输送带装置 | 第28-52页 |
·输送带桥结构力学模型 | 第28-29页 |
·自卸砂船伸缩型输送带装置强度校核及设备参数的选取 | 第29-52页 |
第四章 有限元法对输送带桥结构强度的校核 | 第52-74页 |
·计算依据及工具 | 第52页 |
·计算参考 | 第52页 |
·计算工具 | 第52页 |
·结构及其有限元模型 | 第52-63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2-58页 |
·材料属性 | 第58-61页 |
·单元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61-63页 |
·载荷工况 | 第63-66页 |
·主副桥的自重 | 第63页 |
·上下皮带自重及河沙重量载荷 | 第63-64页 |
·主桥卷扬机的重量载荷 | 第64-65页 |
·载荷情况及许用应力 | 第65-66页 |
·计算结果 | 第66-67页 |
·应力云图及变形图 | 第67-73页 |
·副桥导轨应力图 | 第67-68页 |
·主、副桥下弦管应力图 | 第68-69页 |
·主桥侧面斜撑应力图 | 第69-70页 |
·副桥侧面斜撑应力图 | 第70-71页 |
·主、副桥顶、底横梁及斜撑应力图 | 第71-72页 |
·主、副桥侧板应力图 | 第72页 |
·自卸皮带输送机变形图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经济性比对分析 | 第74-84页 |
·伸缩型输送带装置的经济性分析 | 第74-81页 |
·碰撞风险及事故率的降低,经济性能的增加 | 第74-78页 |
·新、旧自卸砂船输送带装置的制造及维修成本 | 第78-80页 |
·经济性比对结论 | 第80-81页 |
·三种输送带装置的经济性比对 | 第81-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页 |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