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 | 第10页 |
1.1.2 物流传输行业在工业4.0背景下的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2.1 国外发展相关研究 | 第11页 |
1.2.2 国内发展相关研宄 | 第11-13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4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15页 |
1.4 课题研究思路及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课题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第18-36页 |
2.1 服务设计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 第18-22页 |
2.1.1 服务设计思维方式 | 第18页 |
2.1.2 服务设计演变概述 | 第18-19页 |
2.1.3 服务设计流程与方法 | 第19-20页 |
2.1.4 服务设计工具 | 第20-22页 |
2.2 国内外智慧医院相关系统概述 | 第22-25页 |
2.2.1 智慧医院定义 | 第22-23页 |
2.2.2 国内外智慧医院发展概况 | 第23-25页 |
2.3 医院物流传输系统相关现状研究 | 第25-34页 |
2.3.1 概念及特征 | 第25页 |
2.3.2 传输系统分类 | 第25-27页 |
2.3.3 综合医院传输工作组织系统 | 第27-34页 |
2.4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方法概述 | 第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情景研究 | 第36-65页 |
3.1 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设计分析 | 第36-41页 |
3.1.1 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概述 | 第36-40页 |
3.1.2 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40-41页 |
3.2 轨道式传输系统的情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41-64页 |
3.2.1 目标用户定位 | 第42页 |
3.2.2 目标用户需求获取 | 第42-61页 |
3.2.3 目标用户需求整理 | 第61-6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服务创新与设计分析 | 第65-76页 |
4.1 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服务与创新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65-75页 |
4.1.1 服务与创新设计主要研究内容 | 第65-66页 |
4.1.2 利益相关者地图 | 第66-67页 |
4.1.3 用户旅程图 | 第67-70页 |
4.1.4 触点分析 | 第70-73页 |
4.1.5 需求汇总与分析 | 第73-74页 |
4.1.6 服务蓝图 | 第74页 |
4.1.7 系统构成图 | 第74-75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智能轨道载物小车设计实践 | 第76-99页 |
5.1 项目介绍 | 第76页 |
5.2 智能轨道载物小车传输系统功能定位 | 第76-81页 |
5.2.1 硬件功能 | 第76-77页 |
5.2.2 软件功能 | 第77-80页 |
5.2.3 服务情景呈现 | 第80-81页 |
5.3 智能轨道载物小车硬件设计 | 第81-89页 |
5.3.1 硬件设计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81页 |
5.3.2 造型风格定向研究 | 第81-82页 |
5.3.3 色彩风格定向研究 | 第82-83页 |
5.3.4 结构创新研究 | 第83页 |
5.3.5 最终硬件设计流程及方案 | 第83-89页 |
5.4 交互设计与开发 | 第89-98页 |
5.4.1 软件功能架构图 | 第89-92页 |
5.4.2 软件风格 | 第92-93页 |
5.4.3 软件高保真设计 | 第93-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99-100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00-101页 |
6.2.1 研究限制与不足 | 第100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 | 第105-109页 |
附录B 访谈提纲 | 第109-110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就 | 第110-111页 |
附录D 设计手册 | 第111-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