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隐性成本管理绩效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分析与研究 | 第16-31页 |
·隐性成本概述 | 第16-19页 |
·隐性成本的定义 | 第16页 |
·隐性成本的特点 | 第16-17页 |
·隐性成本的危害 | 第17-18页 |
·隐性成本对施工企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 第18-19页 |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的界定 | 第19-22页 |
·施工企业显性成本的概念 | 第19页 |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的界定 | 第19-20页 |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与显性成本的关系 | 第20-22页 |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分析 | 第22-29页 |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产生的原因 | 第22-23页 |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发生的四个阶段 | 第23-26页 |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的表现形式 | 第26-29页 |
·度量施工企业隐性成本的方法 | 第29-31页 |
3 施工企业隐性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31-44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3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1-32页 |
·平衡计分卡的引入 | 第32-33页 |
·绩效评价因子的确定 | 第33-37页 |
·财务角度的可量化指标 | 第34-35页 |
·内部经营管理角度的可量化指标 | 第35-36页 |
·客户角度的可量化指标 | 第36页 |
·学习与成长角度的可量化指标 | 第36-37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44页 |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 第37-38页 |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38-44页 |
4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 | 第44-4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第44页 |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与步骤 | 第44-45页 |
·确定评价因素及评语集 | 第44页 |
·进行单因素评价 | 第44页 |
·确定权重集 | 第44-45页 |
·模糊综合评价运算 | 第45页 |
·实证分析 | 第45-49页 |
5 控制措施和建议 | 第49-53页 |
·树立新的成本观念 | 第49-50页 |
·健全体制 | 第50页 |
·优化机制 | 第50-52页 |
·提高人员素质 | 第52-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