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兴趣探查量表(OIPs)简版的初步修订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8-19页 |
1.职业兴趣 | 第8页 |
2.职业兴趣结构的研究 | 第8-13页 |
·国外的研究 | 第8-12页 |
·HOLLAND的六边形结构 | 第8-10页 |
·PREDIGER的二维结构 | 第10-11页 |
·TRACEY的球形模型 | 第11-12页 |
·国内的研究 | 第12-13页 |
3.职业兴趣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 第13-17页 |
·国外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的研究 | 第15-17页 |
·职业兴趣量表的编制 | 第15-16页 |
·职业兴趣量表的修订 | 第16-17页 |
4.职业兴趣探查简版量表的介绍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创新 | 第19-21页 |
1.研究意义 | 第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9页 |
·实践意义 | 第19页 |
2.研究创新 | 第19-21页 |
·施测量表 | 第19-20页 |
·被试取样 | 第20页 |
·效标效度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量表修订 | 第21-44页 |
1.研究计划 | 第21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步骤 | 第21页 |
2.翻译 | 第21-22页 |
3.初测 | 第22-24页 |
·目的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3页 |
·工具 | 第22页 |
·被试 | 第22-23页 |
·程序 | 第23页 |
·统计处理 | 第23页 |
·项目区分度分析 | 第23-24页 |
·结果 | 第24页 |
4.复测 | 第24-33页 |
·目的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工具 | 第25页 |
·被试 | 第25页 |
·程序 | 第25-26页 |
·统计处理 | 第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33页 |
·第一次项目区分度分析 | 第26页 |
·第二次项目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信度分析 | 第33页 |
·结果 | 第33页 |
5.正式量表的形成 | 第33-44页 |
·目的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5页 |
·工具 | 第34页 |
·被试 | 第34-35页 |
·程序 | 第35页 |
·统计处理 | 第35页 |
·信度分析 | 第35页 |
·效度分析 | 第35-42页 |
·内容效度 | 第35-36页 |
·结构效度 | 第36-39页 |
·效标效度 | 第39-42页 |
·结果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常模制定 | 第44-51页 |
1.常模 | 第44页 |
·表示方法 | 第44页 |
·常模团体 | 第44页 |
2.性别差异检验与性别常模 | 第44-46页 |
·性别差异检验 | 第44-45页 |
·性别常模 | 第45-46页 |
3.专业差异检验和专业常模 | 第46-50页 |
·专业差异检验 | 第46-47页 |
·专业常模 | 第47-50页 |
4.常模分数的解释及应用范围 | 第50-51页 |
·常模的解释 | 第50页 |
·常模的应用范围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51-55页 |
1.量表修订过程的讨论 | 第51-52页 |
2.本研究的不足 | 第52页 |
3.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2-53页 |
4.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6页 |
附录1 职业兴趣探查(OIPS)简版量表的初稿 | 第59-62页 |
附录2 量表的补充项目 | 第62-63页 |
附录3 职业兴趣探查(OIPS)简版量表的正式版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