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绪论第8-17页
 一、研究缘由第8-10页
  (一) 提升高职毕业生质量的需求第8页
  (二) 加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的需求第8-9页
  (三) 形成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需求第9页
  (四) 个人的经历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主体的研究第10-11页
  (二)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的研究第11-12页
  (三)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与评价的研究第12页
  (四)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第12-13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一) 高职学生第13页
  (二) 顶岗实习第13-14页
  (三) 过程管理第14-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 文献分析法第15-16页
  (二) 调查研究法第16页
  (三) 比较研究法第16-17页
第一部分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概述第17-26页
 一、过程管理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重要意义第17-18页
  (一) 有利于促进教学计划完整实施第17页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第17-18页
  (三) 有利于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第18页
  (四) 有利于顶岗实习价值的实现第18页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第18-21页
  (一) 管理主体多元化第19页
  (二) 学生身份特殊化第19页
  (三) 实习地点分散化第19-20页
  (四) 管理时间长期性第20页
  (五) 管理内容复杂化第20-21页
 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方法第21-26页
  (一) 朱兰三部曲第21-22页
  (二) PDCA循环第22-24页
  (三) 质量杠杆第24-26页
第二部分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6-36页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第26-27页
  (一) 调查对象第26页
  (二) 调查方法第26-27页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一) 职业院校未能充分承担顶岗实习的管理职责第27-30页
  (二)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的管理敷衍了事第30-31页
  (三)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第31-32页
 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一) 高职院校“有心无力”第32-33页
  (二) 实习单位“有力无心”第33-34页
  (三) 高职学生“心力不足”第34-36页
第三部分 德、澳和新三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经验借鉴第36-45页
 一、德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第36-40页
  (一)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概况第36-37页
  (二) 德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主体第37-40页
  (三) 德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与考核第40页
 二、澳大利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第40-42页
  (一) 顶岗实习与教学有机融合第41-42页
  (二) 企业与行业协会全程参与实习管理第42页
 三、新加坡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第42-43页
 四、分析与总结第43-45页
  (一) 合理、科学地制定顶岗实习计划第43页
  (二) 企业与行业协会全程参与顶岗实习的管理第43页
  (三) 公正、全面、准确地评价顶岗实习第43-45页
第四部分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系的完善第45-58页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外部管理体系的完善第45-46页
  (一)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第45页
  (二) 发挥管委会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第45-46页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第46-58页
  (一)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准备阶段第46-49页
  (二)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实施阶段第49-54页
  (三)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考核阶段第54-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64页
 附录A第62-63页
 附录B第63-64页
在读期间发表旳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的中美比较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部分地区老年人体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