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Contents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一般认知能力测验概述 | 第13-14页 |
·一般认知能力测验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行政能力测验概述 | 第16-18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实证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行政能力测验研究的应用进展 | 第19-20页 |
·大五人格综述 | 第20-26页 |
·人格特质模型与大五人格特质模型的发现 | 第20-21页 |
·大五人格特质模型的发展 | 第21页 |
·McCrae 和 Costa 基于问卷研究的五因素模型 | 第21-23页 |
·大五人格测量 | 第23页 |
·华人大五人格特质的研究 | 第23-24页 |
·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27-33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编制与修订 | 第27-28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信效度检验 | 第28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差异分析 | 第28页 |
·行政能力测验对大五人格测验的增量效度研究 | 第28-29页 |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30-33页 |
·理论意义 | 第30-31页 |
·实践意义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行政能力测验(初稿)及预测 | 第33-41页 |
·行政能力测验初稿 | 第33-36页 |
·四个分测验简介 | 第33-34页 |
·四个分测验确定的依据 | 第34页 |
·四个分测验试题的收集与编制 | 第34-35页 |
·行政能力测验(初稿)的指导手册 | 第35-36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预测 | 第36-41页 |
·预测目的 | 第36页 |
·预测方法 | 第36-38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第四章 行政能力测验施测及实证研究 | 第41-59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前期准备 | 第41页 |
·提高被试的测验动机 | 第41页 |
·正式样本的描述统计 | 第41-42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效度研究 | 第43-48页 |
·内容效度 | 第43-44页 |
·结构效度 | 第44-46页 |
·验证性结构方程模型 | 第46-48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复核效度研究 | 第48-49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研究 | 第49-51页 |
·以在职人员工作中掌握的知识为效标 | 第49-50页 |
·以在职人员工作绩效为效标 | 第50页 |
·以大学生学业成绩和课外活动参与情况为效标 | 第50-51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差异分析 | 第51-56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年龄差异分析 | 第51-52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练习效应分析 | 第52-53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53-54页 |
·行政能力测验的文理科差异分析 | 第54-55页 |
·父母亲文化程度对被试行政能力测验的影响 | 第55-56页 |
·行政能力测验对大五测验的增量效度研究 | 第56-59页 |
·增量效度简介 | 第56页 |
·增量效度的理论基础 | 第56页 |
·有关增量效度的研究 | 第56-57页 |
·大五人格测验与行政能力测验的关系 | 第57-58页 |
·行政能力测验对大五人格测验的增量效度研究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59-67页 |
·研究结论与探讨 | 第59-63页 |
·行政能力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 第59-61页 |
·被试差异对行政能力测验结果的影响 | 第61-62页 |
·大五人格测验与行政能力测验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 第62-63页 |
·行政能力测验对大五人格测验具有增量效度 | 第63页 |
·研究创新 | 第63-64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