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收益提高路径选择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9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15-16页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种粮收益提高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19-33页 |
1. 粮食的功能分类与产品特征 | 第19-20页 |
·粮食的功能分类 | 第19页 |
·粮食的产品特征 | 第19-20页 |
2. 对粮食弱质性形成原因的反思 | 第20-23页 |
·粮食生产的双重风险 | 第20-21页 |
·缺乏需求收入弹性 | 第21页 |
·工业对农业的剥夺 | 第21-22页 |
·资源和技术约束 | 第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3. 可供选择的种粮收益提高路径分析 | 第23-33页 |
·分析依据和分析标准 | 第23-24页 |
·路径一:产量路径 | 第24-26页 |
·路径二:价格路径 | 第26-31页 |
·路径三:成本路径 | 第31页 |
·路径四:补贴路径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种粮收益提高路径选择实证分析 | 第33-43页 |
1. 数据、模型与变量 | 第33-35页 |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模型与变量 | 第33-35页 |
2. 检验与模型估计 | 第35-39页 |
·相关检验 | 第35-38页 |
·模型估计与分析 | 第38-39页 |
3. 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 第39-42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39-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4. 结论和启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政策实践经验及启示 | 第43-56页 |
1. 国外相关政策实践概况 | 第43-48页 |
·价格补贴向收入支持转变 | 第43-46页 |
·农业补贴方式创新 | 第46-48页 |
·发展农业专业协会和合作社 | 第48页 |
2. 对国内政策实践的启示 | 第48-49页 |
3. 国内相关政策实践概况 | 第49-55页 |
·利用价格刺激生产 | 第49-51页 |
·产品和要素市场化 | 第51-52页 |
·降低要素投入成本 | 第52-53页 |
·改善市场交易条件 | 第53-54页 |
·提供一般服务支持 | 第54-55页 |
4. 对国内政策实践的思考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粮食品质多样化发展有助于降低物价指数 | 第56页 |
·采纳新技术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行为 | 第56页 |
·从价格视角寻找提高种粮收益的突破口 | 第56-57页 |
·通过支持促农业自身发展来保护农业 | 第57页 |
2. 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注重粮食品质提高 | 第57页 |
·改善市场交易条件 | 第57页 |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