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生物活性多层覆盖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污染沉积物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22页
   ·沉积物污染物释放对水体污染及其危害第11-12页
     ·污染沉积物来源第11页
     ·沉积物污染物释放与水体污染第11-12页
   ·抑制水体沉积物释放的主要技术措施第12-15页
     ·易位控制技术——污染沉积物疏浚第12-13页
     ·原位控制技术第13-15页
   ·原位覆盖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原位生物活性覆盖技术概念第15-16页
     ·原位生物活性覆盖技术作用机理第16-17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7-20页
     ·扬州古运河水质污染现状第17-19页
     ·污染沉积物生物活性多层覆盖修复技术第19-20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20-21页
   ·课题创新点第21-22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2-28页
   ·试验材料第22-24页
     ·天然沸石第22页
     ·河沙第22-23页
     ·高效菌种第23页
     ·供试验用上覆水和沉积物第23-24页
   ·试验仪器和装置第24-25页
     ·试验仪器设备第24页
     ·试验装置第24-25页
   ·试验方法第25-28页
     ·沸石特性分析方法第25页
     ·生物沸石制备方法第25-26页
     ·沸石解析实验方法第26页
     ·室内模拟试验系统的搭建方法第26-27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27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7-28页
3 扬州古运河污染沉积物释放规律研究第28-41页
   ·前言第28页
   ·扬州古运河水质变化特征第28-33页
     ·DO 与水温的变化特征与相互关系第29-30页
     ·pH与水温第30页
     ·总氮、氨氮、亚硝氮和硝氮的变化特征与DO之间的关系第30-32页
     ·总磷、正磷酸盐变化特征与DO的关系第32-33页
     ·铁、锰变化特征与DO之间的关系第33页
   ·扬州古运河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强度、特征和释放条件第33-40页
     ·试验装置第34页
     ·试验方法第34页
     ·供试验用原水水质和沉积物理化性质第34-35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污染沉积物的生物沸石与河沙多层覆盖修复技术及机理研究第41-51页
   ·前言第41-42页
   ·试验装置第42页
   ·试验方法第42-43页
   ·供试验用原水水质和沉积物理化性质第43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削减上覆水氮负荷效果第43-46页
     ·削减沉积物总氮效果第46页
     ·削减上覆水磷负荷效果第46-47页
     ·削减沉积物总磷负荷效果第47-48页
   ·生物活性多层覆盖修复氮、磷等污染沉积物的机理分析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5 生物活性多层覆盖修复污染沉积物模拟实验研究第51-59页
   ·前言第51页
   ·试验装置第51页
   ·试验方法第51-52页
   ·供试验用原水水质第52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生物活性多层覆盖与单层覆盖削减氮负荷对比研究第52-55页
     ·生物活性多层覆盖与单层覆盖削减磷、铁和锰负荷对比研究第55-56页
   ·河沙与生物沸石多层覆盖不同覆盖强度下削减氮负荷研究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结论与建议第59-61页
   ·结论第59页
   ·建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榆林市“十二五”污染减排对策研究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