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大肠杆菌BL21(DE3)和MG1655的代谢特征比较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縮略词表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1页
   ·大肠杆菌不同系列的特点和应用第15-21页
     ·大肠杆菌的不同系列第15-17页
     ·大肠杆菌K-12系列与B系列菌株的差异—基因水平第17-18页
     ·大肠杆菌K-12系列与B系列菌株的差异—代谢水平第18-21页
     ·大肠杆菌K-12系列与B系列菌株的应用前景第21页
   ·大肠杆菌的代谢与调控第21-29页
     ·大肠杆菌的中心碳代谢第21-23页
     ·ptsG基因在全局代谢调控中的作用第23-26页
     ·核黄素的作用及在大肠杆菌中的合成途径第26-29页
   ·~(13)C标记的代谢流分析第29-41页
     ·~(13)C标记的代谢流分析简介第29-31页
     ·GC-MS功能简介第31-33页
     ·~(13)C标记的代谢流分析的数据处理原理第33-41页
       ·关键节点的代谢流量比例计算方法第33-38页
       ·全局代谢流量分布情况第38-41页
第二章 BL21和MG1655好氧情况下的代谢比较第41-59页
   ·导言第41-42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2-50页
     ·实验材料第42-45页
       ·菌株和质粒第42页
       ·培养基第42-43页
       ·常用试剂盒第43-44页
       ·主要试剂第44页
       ·分子生物学常用工具酶第44-45页
     ·常用溶液的配置第45-46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相关试剂配制第45页
       ·SDS-PAGE有关溶液的配制第45-46页
       ·感受态细胞用CaCl_2溶液第46页
     ·仪器和设备第46-47页
     ·实验方法第47-50页
       ·培养条件第47页
       ·分析方法第47页
       ·~(13)C标记的代谢流分析的实验方法第47-48页
       ·好氧代谢流分析计算方法第48-49页
       ·细菌全基因组RNA提取办法及反转录方法第49-50页
   ·实验结果第50-56页
     ·生长情况第50-51页
     ·代谢产物分布比较第51-52页
     ·关键节点的代谢流比例第52-53页
     ·全局代谢流分布比较第53-54页
     ·ptsG基因在BL21中的敲除第54-55页
     ·ptsG基因对BL21和MG1655代谢的影响第55-56页
   ·讨论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BL21核黄素积累的相关机理研究第59-72页
   ·导言第59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9-62页
     ·实验材料第59-61页
       ·菌株和质粒第59-60页
       ·测定RibF酶活的反应体系第60-61页
     ·实验方法第61-62页
       ·培养条件第61页
       ·分析方法第61页
       ·RibF蛋白表达及酶活测定方法第61-62页
       ·质粒pRibbhis和pRibmhis的构建过程第62页
   ·实验结果第62-69页
     ·核黄素的发现与鉴定第62-65页
     ·核黄素在BL21和MG1655中的分泌曲线第65-66页
     ·核黄素的积累对细胞内FAD水平的影响第66页
     ·培养基外添核黄素对MG1655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第66-67页
     ·核黄素产生的原因研究第67-69页
   ·讨论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BL21和MG1655的厌氧代谢情况比较第72-82页
   ·导言第72页
   ·材料与方法第72-75页
     ·实验材料第72-74页
       ·菌株和质粒第72-73页
       ·一步等温法组装体系的配制第73-74页
     ·实验方法第74-75页
       ·培养条件第74页
       ·分析方法第74页
       ·一步等温法构建质粒pCtB的过程第74-75页
   ·实验结果第75-80页
     ·生长情况第75-76页
     ·代谢流分布比较第76-77页
     ·ptsG基因的敲除对BL21和MG1655厌氧代谢的影响第77-78页
     ·pCtB的构建第78-79页
     ·表达pflB后对BL21代谢的影响第79-80页
   ·讨论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全文总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致谢第89-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92页
附件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兔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初探
下一篇:大肠杆菌TA系统基因hipBA对生物膜的形成以及DNA释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