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选题动因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2-15页 |
(一) 国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 第13-15页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创新和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7-27页 |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二、本文对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8页 |
三、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四、相关概念辨析 | 第19-21页 |
(一) 盈余管理与盈余作假 | 第19-20页 |
(二) 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 | 第20-21页 |
五、盈余管理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 第21-27页 |
(一)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二) 分析盈余管理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房地产上市公司概述 | 第27-36页 |
一、房地产业概念的界定 | 第27-30页 |
(一) 房地产业之统计界定 | 第27-30页 |
(二) 房地产业之行业界定 | 第30页 |
(三) 本文对房地产业的界定 | 第30页 |
二、房地产业的特征 | 第30-32页 |
三、房地产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 第32-34页 |
四、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般动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第36-44页 |
一、研究假设和思路 | 第36-37页 |
二、研究样本和变量 | 第37页 |
三、实证研究过程及分析 | 第37-44页 |
(一) 数据的总体特征分析 | 第37-38页 |
(二) 研究假设验证 | 第38-42页 |
(三) 对各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单个样本的K-S 检验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研究 | 第44-51页 |
一、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 第44-47页 |
(一) 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可选择性 | 第44-45页 |
(二)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 第45-46页 |
(三) 利用关联方交易 | 第46-47页 |
二、盈余管理的利弊分析 | 第47-48页 |
三、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 第48-51页 |
(一) 加强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及其执行力度 | 第48-49页 |
(二) 优化内外部环境 | 第49-50页 |
(三) 实施法治和德治并重的监管,提高监管的效用性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