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导论第11-18页
 一、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11-16页
  (一) 选题缘由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 研究意义第15-16页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第16-17页
  (一) 主要内容第16页
  (二) 基本思路第16-17页
 三、本文研究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7-18页
  (一) 研究方法第17页
  (二) 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一章 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第18-27页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第18-20页
  (一) 思想政治工作第18页
  (二)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第18-20页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第20-21页
  (一) 是国有企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第20页
  (二) 为国有企业经营改革提供思想保证第20页
  (三) 为国有企业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第20-21页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一)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落后第21-22页
  (二)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良好的环境第22-23页
  (三) 政工干部队伍社会地位下降第23页
  (四) 国有企业职工思想复杂多样第23-24页
 四、影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分析第24-27页
  (一) “一手软,一手硬”状况没有改变第24-25页
  (二) 领导干部的认识有待提高第25页
  (三) 职工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存在抵触情绪第25-26页
  (四)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还不完善第26-27页
第二章 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可行性分析第27-35页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第27-29页
 二、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含义和功能第29-30页
  (一) 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含义第29-30页
  (二) 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功能第30页
 三、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可能性第30-32页
  (一) 基本目标一致第30-31页
  (二) 工作对象一致第31页
  (三) 工作方式相似第31页
  (四) 工作内容交叉第31-32页
 四、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必要性第32-33页
  (一) 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文化氛围第32页
  (二) 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平台和运行机制第32页
  (三) 为思想政治工作拓宽渠道第32-33页
 五、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第33-35页
  (一)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第33页
  (二)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融入企业文化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第33-34页
  (三) 两者的结合必须根据各自的任务和规律来进行第34-35页
第三章 以企业文化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第35-45页
 一、从企业文化结构切入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第35-38页
  (一) 物质文化层面第35-36页
  (二) 行为文化层面第36-37页
  (三) 制度文化层面第37页
  (四) 精神文化层面第37-38页
 二、结合企业文化功能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第38-40页
  (一) 在激励功能上的结合第38页
  (二) 在凝聚功能上的结合第38-39页
  (三) 在导向功能上的结合第39页
  (四) 在教育功能上的结合第39-40页
  (五) 在协调功能上的结合第40页
 三、从企业文化涉及的领域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第40-42页
  (一) 人员与机构融合第40-41页
  (二) 生产经营活动第41-42页
  (三) 职工培养目标第42页
  (四) 文明创建工作第42页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42-45页
  (一)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模仿倾向化第42-43页
  (二) 企业精神与企业精神的凝练第43-44页
  (三)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万能论”与“无用论”第44-45页
第四章 企业文化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以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为例第45-50页
 一、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介第45-46页
 二、一拖公司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第46-50页
  (一) 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凝聚力第46-47页
  (二) 实施品牌战略,铸就“一拖”文化第47-48页
  (三)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第48-49页
  (四) 建设高绩效企业,推动先进理念落地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新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研究